“枫桥经验”达州实践⑤大竹篇

  
2023-08-02 10:30:25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竹县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矛调中心、调解室等治理阵地,全面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工作,努力构建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的新格局。


高效化解,共建和谐大竹

大竹县坚持完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建起“1+10+N”的调解体系:以1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为主阵地,10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为主战线,N个乡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调解组为主攻手,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自2022年以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1322件,调解成功率达99.85%,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发展专业,优化组织。为适应新形势下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的需要,推动县教科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等行业、专业领域的主管部门分别成立行业、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推动各类型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全面建设,完善阵地。目前全县31个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均已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建设并挂牌工作,充分运用乡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部门资源力量,采取随叫随参与的方式,有效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综合化解。

川渝合作,助力治理。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全县中心大局工作与重庆梁平区碧山镇成立乡镇联合治理领导小组,印发《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铺镇  重庆市梁平区碧山镇边界调解分中心实施方案》。

政法齐心,创新

大竹县人民法院组建诉源治理团队,设立诉源治理办公室,统筹诉非衔接和特邀调解工作。推动形成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实践理念,将诉讼案件的增幅作为检验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推行法官驻镇联村机制试点新工作。建立健全法庭乡镇(街道)党委”“法官(社区)()对接联络机制,专门设立法官联系工作站”“巡回审判联系点,试点辖区内35个村4个社区村委会、居委会均设置互联网+微法庭指示牌。2022年以来,诉讼案件数大幅下降,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构建法官+调解员+网格员解纷新体系。员额法官挂包社区、村、组工作机制,建立巡回审判办案点;以请进来的方式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工作室,3家律师事务所34名律师,特邀调解员轮流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建立完善网格员协助送达、调解和执行机制。

创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推进和保障作用,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推动诉非衔接工作向纵深发展。自创新模式以来,司法确认案件已受理数十件,最大限度地调处化解矛盾,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大竹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完善四大检察主责业务,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实践中深化落实,真正形成检察为民的良好局面,让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检察温度。

善用三三二一新方法。以矛盾化解为工作目标,采取三三二一三倾听+三公开+两斗争+一温暖工作法化解各类涉检信访矛盾,做到全方位了解信访人的诉求及其诉求的合理性,有效打击违法信访及无理信访行为,让司法办案阳光化运作,让信访人感受到司法温度。

活用检察听证+法理情新方式。一是幸福圆桌+上门听证展现司法为民。秉持司法为民原则,积极开展上门听证,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解开信访群众的法结和心结。二是地域协作+云听证彰显司法便民。针对跨区域案件,积极推行线上听证会。通过在视频听证会上开展沟通协调、释法说理、帮扶救助等调解工作,以检察温情力促双方矛盾化解、定分止争。2022年以来,开展检察听证52件,大限度地调处化解矛盾,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巧用数字化+司法救助新路径。以智慧检务建设为契机,以多元化救助为目标,将数字化融入司法救助,积极探索救助案源,变上门求助上门救助,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去年以来,大竹县检察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616人。

大竹县公安局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公安机制为牵引力推动全域警务服务中心大局,把治理重复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建立三级三组新机制。以公安信访改革最多访一次工程为契机,建立起小纠纷由人民调解员调解、一般纠纷由村组干部+部门报到调解、重大纠纷由中心协调部门联合调解镇领导小组中心各部门小组最小作战单元一人一专班三级三组联调工作机制。

搭建互联网+派出所新站点。由县调解中心无缝对接到派出所,通过视频方式面对面与信访人交流,实现了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科技化、便利代。

大竹县司法局坚持将基层社会治理与基层法治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践,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求,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为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打造大法宣普法新格局。联合信访、综治、派出所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过程,不断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培养金牌调解员新队伍。加强乡村两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联合行业调解和专业调解部门,成立人民调解专家库,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门诊服务以案说法,建立阻挡矛盾纠纷升级的防火墙

景名片,遍地开花

大竹县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大竹专属景名片。白塔街道、杨家镇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分别获全国先进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白塔街道、石河镇、杨家镇立足法律服务大局,创新普法新方式,被评为省级枫桥司法所;月华镇充分发挥村级社会治理服务点矛盾感知前哨所作用,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快速发现快速调解,被评为四川省五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文星镇建设四支队伍,搭建五大平台,落实人防、技防、物防、心防四防并举,获省级枫桥式派出所称号;石桥铺镇、庙坝镇、周家镇以源头预防为着力点,创新举措,夯实基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获达州市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大竹县将持续擦亮景新篇章,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让多元解纷在大竹蔚然成

(张琴  黄鑫)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