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斌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雍剑波
有的在四川,有的在河南,亲人天各一方,跨越这1000多公里,他们足足等了47年……
“警察同志,你好,我想寻找居住在石垭镇辖区的亲人。我是洛阳市伊川县吕店乡孙某,我和妈妈于40多年前从四川老家被拐卖到河南,现在母亲已经86岁高龄,老人想在弥留之际寻找四川的亲人。”2022年2月24日,岳池县公安局石垭派出所接到一个来自河南省洛阳市的求助电话,该群众在电话中说。进一步了解得知, 47年前,5岁左右的孙某和母亲石某珍被人拐卖到河南省伊川县。
孙某当时年龄小,并且时隔这么多年,对老家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母亲石某珍提供的线索是老家在四川省岳池县石垭镇。
多次询问老人,石某珍依稀记得老家在一个小地名叫石龙庙的附近。经过查询,石垭镇有一个叫石龙庙的村。
石某珍给公安机关提供的线索
获得这些信息后,石垭派出所民警又问老家还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80多岁的老人反复思考,说出了几个人的名字,分别叫“石某桂(音)”“石某英(音)”“石某民(音)”,民警根据老人提供的名字在人口信息系统里查询,前面几个名字都无法查询到有对应的群众,最后的“石某民(音)”也没有这个人,但却找到石龙庙村有个叫“石某明”的群众,今年80多岁,年龄大小与石某珍差不多。
左(一)为石某珍的二儿子,左(三)为石某珍的哥哥,左(四)为石某珍的嫂子
石某明年龄大没有电话,民警赶紧下村去找。来到石某明家,经过与老人交谈,得知20世纪70年代时,因妹妹、妹夫家里穷,孩子多,妹妹石某珍和最小的外侄被拐卖到外地。
限于当时的交通、通讯不便,再加上经济紧张等原因,家人在附近找了一下便作罢。
20世纪70年代母子被拐卖外地,现在80多岁老人石某珍、石某明……
这些重要信息与石某珍提供的信息吻合度很高,民警又走访村上几位80多岁的老人,获得了石某珍与第三个儿子在1976年被拐卖外地的信息。
民警再与石某珍老人联系,经过提醒,老人回忆起了父亲、母亲、兄弟姊妹以及子女等亲人的名字,这时,可以确定石某明就是石某珍的哥哥,石垭镇石龙庙村就是她四川的老家。
民警还为老人找到四川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等亲人。
目前,石某珍、李某已与四川的亲人联系上,他们正在商议何时见面。
47年,跨越近半个世纪大半生时间,他们分隔两地,经过公安机关努力,86岁老人最终找到亲人了却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