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各行各业都在冲业绩,骗子也不例外,作案手法层出不穷。你扫的“收费单”是真的“收费单”吗?让我们看看仁寿公安查处的这起案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案快破护民生。近日,普宁派出所接辖区群众魏女士报警称,有人冒充停车收费员收取路边车辆停车费。接到报警后,处警民警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对周边群众、商户走访调查,调取案发地及周边监控,并利用警务平台快速锁定两名违法行为人的身份及轨迹,于当日22时许,将两名违法行为人抓获归案。
经查,刘某二人自行在网上购买收费出单机,并将收费单据大量张贴在停放于仁寿县普宁街道利民街、幸福街等路段上的私家汽车上用以牟利。
到案后,两名违法行为人对其诈骗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仁寿公安温馨提示:在扫码支付停车费时,请注意识别假冒小票,凡是个人二维码的小票均为假冒小票。
假冒小票特征:1.二维码是私人的;2.无车牌号(或车牌号不符);3.无停车站点(或停车站点不符);4.无停车时间(或停车时间不符);5.无收费标准(或收费标准与公示牌不符)。
临近春节,骗子们也开始“冲业绩”了,这些过年高发的诈骗手段,您都了解了吗,可别轻易入坑了哦。
红包返利诈骗
骗子冒充各种身份,通过QQ、微信等方式添加受害人,并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圈发布信息,以“春节发红包福利”等五花八门虚假借口,吸引受害者关注,同时,抛出“红包十倍返利”等高额返现和虚假返利截图为诱饵,引诱受害者上钩。
反诈民警提醒您
不要轻信红包返利活动,遇到此类活动一定要慎重,谨慎核实或者直接不予理睬。对于亲朋好友索要的红包,一定要再三确认其身份后再发送。
扫码送礼品骗局
春节临近,在超市门口、大型购物中心等,有很多赠送牛奶、食用油、食品、工艺品等活动,但有些“赠送”需扫描二维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及点头视频等,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骗子利用所取得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
反诈民警提醒您
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提防个人信息泄露。
利用中小学生诈骗
某反诈中心接到报警,11岁的许同学,被自己的QQ好友拉进了一个群,群主称自己生日要给群友发福利,只要发红包都十倍返还。许同学看到群里好多人都在晒返现截图,于是信以为真,添加微信给对方转账200元,对方却以许同学是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活动为由要帮其退款,但需要转账验证。许同学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分多次共支付4万多元。
反诈民警提醒您
中小学生春节期间,会经常接触到父母的手机,各位家长对于手机支付务必设置合理的验证方式,同时需要告知小朋友,用手机操作转账付款前,应该先向父母进行确认。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