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零距离服务“大民生”

  
2022-11-02 16:49:49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夕又

为建设好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多年来,简阳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形成共建共享共同体和协同发展新格局,在“小社区”里书写出了社区发展治理的“大文章”。


用双脚丈量着自己的网格

曾俊是东滨路南段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今天,她又和同事一起上门看望网格内的独居老人,年事已高的陈大爷老两口,常年独自居住,曾俊只要一有空就会上门看望,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

她从2018年开始成为了一名专职网格员,江水湾二期495户居民和72家门店都属于她的工作服务范围。她每天用双脚丈量着自己的网格,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小到网格内的卫生死角清理,排查网格内的安全隐患,只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是她的工作范畴。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居民们对曾俊发自内心的感谢,就是对曾俊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她用心用情用爱为网格内居民服务得到的真切回应

曾俊说:“作为一名专职的网格员,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虽小,但是能够为许多居民办实事,心里由衷的为网格工作感到自豪。

帮助居民守好“钱袋子”

禾丰镇裕民社区的网格员们忙完了办公室里的工作,又开始了她们今天反诈禁毒的“扫街”工作,由于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居多,网格员们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巡查、排查工作外,干的最多的就是反电信诈骗、反养老诈骗的宣传工作,最大程度帮助网格内居民守好“钱袋子”和“养老钱”。

网格员王洪田说:“我们社区的网格员把每个小区都走遍了,给我们宣传党的政策,还有防骗防诈知识,很热心也很耐心,我们老年人听不懂就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说。”

为了给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网格员们在“扫街”的过程中还会了解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调解处理,真正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网格员袁海燕说:“虽然我们网格员处理的是一些小事,却都是老百姓的急事、难事,平时多与居民打交道,让居民认识我们,相信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开展社区治理工作。

裕民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通过一件又一件村民拍手称赞的小事,让居民舒心满意、称心如意。

她们只是全市900名将群众揣心里为民排忧解难网格员中的一个缩影,日常工作中,网格员们深入到群众中,用零距离的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多年来,简阳市坚定不移深化“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改革,聚焦“惠民生”“保安全”两大根本任务,凝聚城市发展正能量,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机制,细化优化综合网格1150个,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健全“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党组织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培育一批建设质量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本土枢纽型社会组织。

2022年,全市开展“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众关爱服务项目30余场,服务群众600余人次;实施简阳市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完成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讲、主题讲座、亲子团辅活动62次,服务群众1300余人,覆盖家庭1200余个。

通过不断优化整合镇街、社区工作力量,把场景营造作为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着力点,努力营造服务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新场景。不断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域”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升级,科学划分综合网格,全面落实权责清单,推进人财物向基层倾斜,有效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