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安“金牌教官”陈建军的传奇经历

  
2022-09-08 13:36:55
     

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在四川警营里有一个桃李满天下的“金牌教官”陈建军,他有30年的警务实战教学生涯,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有很多民警都是他教过的学生。仅2012年以来的10年时间,陈建军就圆满完成各类公安培训班100余期,为全省公安机关培训民警30000余人次,授课达20000余课时。

8月18日上午10时,成都崇州市,省公安厅战训基地,室外温度41度。陈建军此时正在组织教官团队开展警务实战“棍盾叉”组合战斗教学演训工作,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不停滚落。陈建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年轻教官们的阵阵喝彩。8月15日,全省公安机关2021年度新警培训班开班,陈建军作为专家教官,奉命来到崇州,担任学员管理大队大队长,主要任务是牵头负责培训班日常管理,组织教官备课和警务实战现场教学工作。

1米77的身高,身体健硕挺拔,干工作雷厉风行……初见陈建军时,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他浑身充满力量,不仅“武功”高强,更多的是乐观、谦虚、严谨的正能量。如今,已经56岁的陈建军仍然奔波于省公安厅多个战训基地,从事他最熟悉,也是最热爱的公安教育训练工作。

刻苦专研  

从田径教练到优秀警营教官

1988年,陈建军从成都体育学院田径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广元市体委从事田径教练工作。1992年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他调入原绵阳市公安干部管理学校,改行成为一名身穿警服的教师,主要从事刑事逻辑、法律逻辑、警察体育、擒敌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一生都为之付出的公安教学培训工作。

“人一辈子用心干好一件事,特别不容易,也特别幸福!”陈建军说。由于毕业于非警察院校,对于刚进入警队当老师的陈建军来说,压力非常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要当好老师,就必须先当好学生。面对全新领域,陈建军准确定位自己,他除了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外,还购买了大量公安业务、法律知识等方面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多次联系前往武警绵阳支队机动队学习擒敌技术,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刑警学院函授侦查专业的全部课程。同时多次参加公安部、省公安厅、四川警察学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其教学水平进步非常快。几年之后,工作业绩突出的陈建军先后任学校学生科副科长、科长,逐渐成长为我省小有名气的警营教官。

2006年学校改制后,陈建军被绵阳市公安局任命为警务训练处(现警务训练支队)训练科科长,主攻在职民警警务实战技能教学培训工作,一年之后被公安部正式聘为全国警务实战教官。2009年、2011年公安部先后两次组织全国优秀教官到香港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陈建军两次均参加。在香港警察学院数十天的“武力使用”教官课程培训过程中,他刻苦学习,取长补短,吸取了香港警队许多好的警务理念和实战素养。

特别是在2009年参加公安部第7期赴港“武力使用”教官课程培训中,陈建军圆满完成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理论考试取得第一名,获得“文状元”称号,取得了3A级武力使用教官资格,充分展现了内地教官的素质。

回到工作岗位,陈建军迅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在上级支持下,结合内地警务实战教学的实际情况,大胆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通过基地集中培训考核和送教下基层等方式,将警务执法安全理念和警务实战技战术传授到基层一线,实现了基层民警在执法规范和执法安全方面的新提升。

紧贴实战  

警务技能培训让民警受益匪浅

2015年,陈建军被绵阳市公安局任命为警务训练支队副支队长,分管教育训练工作。同时,他还被省公安厅聘为绵阳战训基地驻训警务实战教官。

警务技能教学培训一定要从实战出发,设置科目必须贴近实战,服务实战,让学员在训练场上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陈建军坚持“队列训练军事化、体能训练经常化、技能训练战术化、战术训练模拟化、理论训练案例化”的培训理念。用情管理,用心施教,用智创新,在单调枯燥的训练中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通过警情模拟、典型案例分析及“红蓝对抗”等教学方式,使课堂训练更具有实战性。



2016年5月的一天晚上,三台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一名青年男子因情感纠葛持刀将自己的女友劫持。三台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组织警力全副武装赶到现场处置。此时,持刀男子死死抱住受害人不放,与警方进行对峙。参与出警的特巡警大队中队长田军以前曾在绵阳战训基地担任过教官,他从师傅陈建军身上学到很多警务实战知识。

“陈老师,有紧急情况请帮忙出出点子……”田军拨通了陈建军的电话,讲明了现场情况。陈建军分析犯罪嫌疑人并不想鱼死网破,能不开枪尽量不开。最终,陈建军建议盾牌警察在前,警棍警察居中,持手枪警察在后,狙击手则远端埋伏,组合成“盾棍枪”战斗小组进行强攻,犯罪嫌疑人如有伤害人质举动则立即开枪击毙。指挥员采纳了陈建军的建议,根据现场情况展开了抓捕解救行动,仅10秒时间便干净利落生擒持刀男子,受害人毫发未损。

“盾棍枪”战斗组合、“盾棍叉”战斗组合是陈建军组织基地教官,在开展教学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中,结合几年来发生在全国一些地方的真实案例首先提出来的。经过了反复模拟实战演练,这样的战斗组合在处置类似警情过程中实用性非常强。

陈建军和教官们经反复推演真实案例又先后推出“5人快反应对刀斧砍杀”“驻地反袭扰”等精品课程,均被省公安厅推广,应用于实战。

“陈老师的课程紧贴实战,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对我们日常接处警工作帮助很大……”绵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松垭派出所所长蒋涛说到。

绵阳5000余名公安民警几乎都接受过陈建军的系统培训,大家更喜欢称呼陈建军为“陈老师”。蒋涛表示,陈老师的课让一线警察受益匪浅,在实际工作中既彰显警察的执法权威,又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传道授业  

年轻教官从事教育训练的榜样

2021年,55岁的陈建军晋升为三级高级警长,不再担任警务训练支队副支队长职务。活到老、学到老。陈建军表示,现在可以有更多精力给自己“充电”了,为未来几年的教学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陈建军所说的“充电”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和教育训练工作的各项业务知识学习。长期奋战在公安教育训练战线,让陈建军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一些知名公安警察院校的教授同时也是我国在武器使用、警务战术、徒手防卫等方面的顶级专家。陈建军常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虚心向他们请教,丰富提升自己的教学内容。

另一个“充电”便是坚持身体素质锻炼,在陈建军对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表里,最基本的项目是:每天10组俯卧撑(一组50个)+30个引体向上,每隔一天8公里长跑+器械训练。今年已年满56岁的他,体型依然健壮,身手依然敏捷。

近几年,陈建军除了在省公安厅绵阳战训基地开展系统教学外,还多次被派往省公安厅515战训基地,以及省公安厅设立在南充、广元等地的战训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新任教官培训。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陈建军说,警务实战教官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参训学员的能力素质。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警情错综复杂,谁也不敢保证不会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发生遭遇战。



陈建军回忆,2016年3月,绵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一名年轻民警到绵阳战训基地参加了警务实战培训,当时他专门组织对“紧急突发情况下的武器使用”等科目进行了系统训练。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位民警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了实战上,危急时刻击毙歹徒。

事后,该民警专门致电陈建军表达谢意,他说陈老师的实战培训课让他在处置突发警情时有了底气,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

年轻教官团队建设也是陈建军现在非常上心的一件事,他希望在退休前把自己所学所悟都传递给他们。陈建军说,“教官要给学员一碗水,自己就要先准备一桶水。”

教官是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为打造一支优秀教官队伍,提升教育训练质量,陈建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自己训”等多形式提高驻训教官教学能力。

陈建军提出的“导之以诚、竭尽所能、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教官职业精神,受到年轻教官的普遍认可。来自江油市公安局的绵阳战训基地驻训教官郑胜虎说,陈大哥处处率先垂范,将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他干了一辈子公安教育训练,真心热爱这份事业,是我们年轻教官学习的榜样。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