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政法:在抗震救灾一线中砺炼本领、展现担当

  
2022-09-16 18:41:08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甘孜政法系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争分夺秒搜救被困群众,千方百计打通救援通道,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着力维护地震灾区社会秩序,抗震救灾成为检验“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实效的主战场。


第一时间组织政法干警奔赴灾区。地震发生后,全州政法系统赓即派出240名特警先锋队奔赴灾区,并迅即组织州公安局、泸定、康定及周边县11300余名政法力量赶赴灾区,开展人员搜救、灾害抢险、物资运送、交通保障、灾区场所安保、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采取远端分流、近端防控、核心严控3个圈层管控模式第一时间打通生命通道,保障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车辆安全抵达灾区。先后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1000余人、受伤群众1100余人,疏散转移受灾群众1.2万余人。240名特警先锋队成为挺进海螺沟震中的第一支救援力量,先后涌现出“飞索横渡”“孤岛24勇士”等先进事迹。


第一时间组建救援力量联络机制。在省州委统筹安排部署下,州委政法委书记身兼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抢险救援组组长、维稳安全组组长和海螺沟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州级政法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相关职能组长,有力有序统筹组织62支救援力量6500余人,救援装备6204台(套)、救援车辆1026台、大型机械1152台、无人机110架、直升机4架,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设置警务室96个、医务室881个、党员服务中心95个、物资发放点61个。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4311人,妥善分流安置受灾群众115725人,转运伤病员84人。震后27小时抢通泸定县至磨西路段“生命通道”;震后第7日抢通震中22村通村公路;调度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在震中上空建立“空中基站”;抢通泸定—得妥—磨西沿途光缆1193.6公里,恢复通信基站27站,灾区通讯基本恢复,秩序平稳。

第一时间开展法律服务援助。及时抽派27名政法系统县级干部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做好遇难人员及孤残人员善后,群众心理安抚和情绪疏导,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保险理赔,落实受灾群众有关政策,与受灾群众患难与共、共克时艰。抽调16名民诉法官和律师在震中建立法律服务咨询点,加强救灾物资分配、房屋修缮重建等各类纠纷开展摸排工作。90多名司法人员采取定点服务、流动服务、入户宣讲、上门调解四种形式,走访摸排受灾群众4000余户,依法化解矛盾纠纷16起,受理解答房屋租赁、保险理赔、诉讼服务等方面的法律问题59个,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等服务466场次3000余人。深入帐篷为受灾群众提供户政咨询、办理身份证、新生儿出生登记、死亡注销、开具户口、出具户籍证明等,开展防火、防盗、防疫、防次生灾害“四防”宣传533次,发放宣传资料4300余份,受宣群众2500余人次。坚持“救灾+办案”两不误,车载法庭成功开庭审理了2起案件,及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法律威严。采取“车巡+步巡+监控”相结合方式,加强安置点、治安卡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为灾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安全感。

第一时间关爱队伍稳定警心。及时开展战时慰问、捐款救助、正面宣传等工作,用心用情关爱一线民辅警,激发战斗力。组织政法干警为连续奋战13小时,救出3名群众,却没能见上父亲和妹妹最后一面的公安特警秦晓强捐款,并为其申报“二级英模”称号;在抗震救灾一线战时表彰奖励11人,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及中央省州各类媒体发布政法干警一线抗震救灾信息,展现了甘孜政法干警良好形象。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面对接下来的灾后重建,甘孜政法系统全体干警始终树牢“战时”意识、强化“战时”作为、扛起“战时”担当,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政法人”的身影,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力做好灾后重建、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甘孜政法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