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6月14日至16日,射洪市举办2022年度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在村任职选调生专题研讨班。14日下午,射洪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成虹以《让强制报告制度在乡村落地落实》为题为培训班272名驻村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
王成虹在辅导报告中总结回顾了2021年全省未成年人法律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阐释了强制报告制度形成背景、过程;并结合权威数据、典型案例,就强制报告制度的效果体现、强制报告的含义、原则、报告主体、报告情形、报告程序、报告环节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解读,重点对村委会实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职责进行了强调。王成虹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和精准详实的数据案例进行宣讲,让全体与会人员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有了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王成虹表示,居(村)委会作为一线基层组织,具有熟悉基层、了解群众的工作优势。居(村)委会切实履行强制报告责任对强化犯罪预防、保护未成年人,实现侵害未成年人早发现、早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王成虹提出,居(村)委会是法定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义务主体,相关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敏锐性和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发现未成年人“面临危险情形”时,一定要立即报告,及时干预制止,避免恶性案件发生,减小危害后果,做到“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共同织密未成年人的“保护网”,让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乡村落地落实。
大榆镇茶店村第一书记宫月皓:聆听了王成虹检察长的报告,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第一书记作为负责基层村委会的责任人,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回去后,我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履行好自己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的职责和使命,让强制报告制度在乡村振兴中落地落实,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扎根最基层。
明星镇潘家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双林:通过聆听王成虹检察长做的报告,我对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的出台,将法律资源向未成年人倾斜的同时,也将法律的刚性压力传导给基层一线,通过强制报告制度,我们可以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回村后,我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深入开展摸底排查,精确掌握全村未成年人的情况,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及时发现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扎实做好全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保护工作。
沱牌镇凤竹村驻村选调生刘敏:在我们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很多,留守儿童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工作显得特别重要。通过聆听王成虹检察长的报告,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村委会的监管作用对于留守儿童保护的重要意义。我们村委会工作人员将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在发现未成年人面临危险情形时,及时制止干预,切实履行强制报告制度,避免事件升级为恶性案件,切实织密未成年人的“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