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冒充执法人员,以“银行卡涉嫌犯罪”为由,对事主欲实施诈骗。当事主疑惑时,骗子竟“义正严词”威胁事主如不配合,将有牢狱之灾。
近日,彭山公安联合银行工作人员及时为事主揭穿骗子的骗局,阻止了诈骗案件的发生,为群众成功止损50万元。
近日,家住眉山市彭山区的居民陈女士接到自称江苏省公安民警的陌生电话,告知其在工商银行办理的一张银行卡被人冒用贷款了80余万元实施诈骗,现在人已经被抓了,要求陈女士配合“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当陈女士提出本人在眉山,没法配合调查时,该“公安机关”称如不配合将遭受牢狱之灾。陈女士一时慌了神,请求对方指点解决办法。
随后,陈女士按照“江苏公安”的要求添加了“民警”的微信。在交谈中,“民警”让陈女士按照要求下载一个APP注册安全账户,并让其将所有名下银行卡卡号录入APP。最后,“民警”又以需要核实资金来源以及配合案件调查为由,要求陈女士将名下成都银行卡里的50万元转到她自己中国银行卡里。
见“民警”如此热心,且钱是在自己银行卡之间流转,陈女士深信不疑,立即前往成都银行按照“江苏公安”的指示进行转钱操作。银行工作人员发现陈女士转款异常,想起彭山区公安分局前几日进行的反诈宣传中,有类似的“冒充公检法司”的案例,意识到陈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随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就近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和银行工作人一起对陈女士进行劝阻,告知其遇到了假警察,但陈女士坚持认为她只是将钱从自己的一张卡转到另外一张卡,怎么可能被骗。民警见陈女士不听劝阻,通知其家属到场配合并将她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劝说,经过民警将近2小时宣教工作,陈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对于冒充公检法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此类诈骗试图利用公检法威信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内容大多为要求群众配合调查、核实银行资金、洗清犯罪嫌疑等。受害人一旦被“洗脑”,在惊吓的影响下,往往会对犯罪分子言听计从,进行转账等操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大家遇到此类事情一定要保持冷静,要及时核实对方身份,坚决不打款不转账,对于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和涉及资金操作的电话要谨慎对待,对存在疑问的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同时提醒广大群众下载国家反诈APP,通过国家反诈APP了解更多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识别预警能力。
(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