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发布6大类老人防骗常识,助老人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1.保健品骗局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专门租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产品”和“治疗药品”,夸大产品的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特别提醒
老年人十分注重健康养生,于是骗子借此诱导老年人花天价购买毫无作用的保健品或药品。同时,也有一些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保长寿体健。殊不知,这样正好进入了不法分子设计的圈套。
因此,面对保健品诈骗时,我们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动到医院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2.投资、理财、中奖骗局
诈骗分子总是以各种“年会”、“公司周年庆典”、“特殊会员”等方式,还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诈骗分子想方设法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中奖“幸运者”,或者以免费送老年人礼物,让老年人交个人所得税等理由,欺骗老年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特别提醒
老年人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贪图小利,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可疑电话、短信,不要随意泄露家庭成员的身份信息,不要贪图不劳之利。
3.“黄昏恋”“温情”骗局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温情”骗局是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装孙子,“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
特别提醒
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遇事多找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感情牌的机会,让老年人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不再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4.“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特别提醒
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许多案例中,骗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如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5.冒充公检法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低,恐慌心理,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
特别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若收到这类电话,一定要和家人多商量,有疑惑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如何防范养老诈骗!
诈骗老年人的手法还有很多很多,究其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岁的不断增长,防范意识较为薄弱,那么,老年人应当如何防诈骗?
01不轻易相信
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02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03不贪图便宜
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
04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05不要轻易动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06警惕“各种讲座”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07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举报电话:
0816-3261345
0816-3272173
举报信件请寄:四川省江油市诗仙路西段212号(江油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
举报邮箱:jyzfwzzdd@163.com
举报时间:2022年4月25日至10月30日
江油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