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调三问”  依法依理落实

  
2022-04-06 20:33:20
     

“三分三调三问  实际运用真灵”。连日来,通江县不少乡镇对推广通江县铁佛镇化解矛盾纠纷“三分三调三问”法后立竿见影,发出由衷的感慨。

2月18日,在四川省委政法委举办的全省基层干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上,通江县代表巴中市就铁佛镇化解矛盾纠纷“三分三调三问”法作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的充分肯定、一致好评。会后,全省各地推广,进一步得到验证。

通江县委政法委分管领导告诉笔者,铁佛镇针对新时代矛盾纠纷的新变化、新特点,树立“快调解”“大和谐”理念,做到当日受理、当周办理、当月办结,“三分三调三问”法落实落细,成效明显。近两年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00余件,就地化解2600余件,法律渠道解决30余件,防止群众性事件4件和民转刑案件3起,件件体现到法律公平正义。

“三分法”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一体化”

矛盾纠纷排查分级分类。组每天一排查,村每周一上报,镇半月一汇总,镇领导每周一到联系村开门接访。镇多解办将排查的矛盾纠纷逐一分类记账、分析研判、分村建立台账。

矛盾纠纷登记分时分流。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按时间顺序登记,根据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划分橙、黄、红警示等级,明确化解时限,按其性质、类别及时分流到镇相关部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按时办结。

矛盾纠纷调处分责分工。镇党委政法委员告诉笔者,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调解员为骨干的村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诉源治理,严守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对村里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就地化解;对跨地区及重大复杂疑难纠纷,由镇党委镇政府统筹,邀请县级调解专家,组建专班协调化解。通过“三分法”,形成了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化解新格局,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级调”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程序化”

组建矛盾纠纷调处公道会。据了解,铁佛镇每个村民小组推选了2-3名热心公益事业、处事公道的“乡贤”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公道会。公道会依法依规调解组内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从源头化解,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村成立矛盾纠纷调处理事会。镇党委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告诉笔者,各村(社区)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会长、基层治理专干任副会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矛盾纠纷调处理事会,同时推选“乡贤”5-7名为理事会特邀“义务调解员”,负责化解村内矛盾。

镇设立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全镇整合国土、农业、民政等部门力量,设立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解手段,促进息访罢诉。两年来,全镇154个公道会、25个理事会分别调处矛盾纠纷1400余件次,联席会成功调处300余件次。“三级调”进一步理顺了调处关系,尤其是“乡贤”的参与,有效杜绝了个别干部在调处中“看脸色”“砍偏斧”行为,确保当事人双方口服心服。

“三声问”实现矛盾纠纷调处“高效化”

健全制度问责任。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出台了《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施办法》《矛盾纠纷失责问责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单位主要负责人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领导责任和具体经办人员的工作责任,对排查不力、化解不及时、引发严重后果的严格问责,一查到底。

三方回访问公道。组建矛盾纠纷第三方义务回访工作小组,在矛盾纠纷调解成功后的3-5个工作日内,回访双方当事人,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党政领导、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参与调解的责任人,加强后续跟踪督办。两年来,第三方回访工作小组 累计回访人4200余人次,反馈回访后续跟踪督办事项300余项,项项依法落实兑现。

考核奖励问成效。对村(社区)排查化解情况实行一季度一考核,并书面通报;对排查到位、化解有力、成效良好的村(社区)和个人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对敷衍塞责、群众意见大、信访矛盾多、治理效果差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各类先进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交镇纪委严肃处理。“三分三调三问”常在路上,推动“平安铁佛”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余雪连)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