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到王忠秀,我们眼前为之一亮:一身警服的她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是面容姣好清秀,身形笔直挺拔。悄悄摆放在办公室沙发一角的一床棉被,似乎隐藏着主人公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王忠秀的故事,我们的心极具震憾:这个看似文静的女警,竟然曾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煎熬,她曾勇斗歹徒身负重伤,她曾一次又一次地给儿子写下遗书……犹如一朵带血的玫瑰绽放在自己的从警生涯中。
第一笔记下王忠秀的事迹,我们眼中闪烁着泪光:从警路上,她既做过刑警,又当过社区民警,现在是一名法制大队大队长。变化的是不同的工作和身份,不变的是爱岗敬业与心系群众的初心。她曾连续奔走一个月,帮助一名素不相识的老人解决上户难题,她更持续十四年关心帮扶一户案件当事人家庭……
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忠秀。
勇斗歹徒,经历生死瞬间
王忠秀出生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山区。这个身上流着一半藏族血统的女子,从小就坚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那就是成为一名打击犯罪的人民警察。于是,从20岁起她便开始在甘孜州丹巴县从事一线警务工作。多年的康巴地区警务工作让她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更经历了生与死的煎熬。
人在面对死亡时,往往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对于生命的敬畏。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变为一具冰冷的躯体,那种残酷与悲凉,时常令人不寒而栗。而这正是作为警察要天天面对与经历的。从面对歹徒的英勇无畏到面对死亡的孤注一掷,王忠秀就经历了这样的生死瞬间。
那是1997年的夏天,丹巴县发生了多起武装械斗事件。
“自从经历了生死,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珍惜身边人。”王忠秀说,“如果换到现在再遇上那样的情况,我仍然要挺身而上。”
在直面过死神之后,王忠秀依然不改初心,尽管此后她一直经历着伤痛的折磨,却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打击犯罪的最前沿。在王忠秀工作地方,有一段时间毒品与枪支泛滥,王忠秀在一次执行治爆缉枪的任务过程中,竟无意中搜检到了一个贩卖枪支的头目,经过一番激烈地搏斗,最终将这名罪犯擒获,搜检出枪支43支。
尽管在讲述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时,王忠秀总是以一个过来人的平静娓娓道来,然而,在这些表面波澜不惊的背后,却是她那汹涌澎湃的激荡人生,风起云涌的从警生涯。每一次接到危险任务,王忠秀都会立下一份遗嘱,30年的峥嵘岁月连她自己也忘记了曾经立下过多少遗嘱,唯有那些留上身上的伤疤还铭记着她那些英雄的事迹。
善恶分明,侠骨照丹心
作为一名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的干警,王忠秀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歹徒从来是嫉恶如仇毫不手软,而面对普通群众,她又总是从善如流人性对待。
去年的
很快,王忠秀就在对受害人妻子的询问过程中找到了漏洞,并很快锁定了另外一位犯罪嫌疑人。一开始,两名犯罪嫌疑人死不承认,后来又开始互相推诿,王忠秀通过对所有犯罪细节的取证,击穿了两名犯罪嫌疑人最后的心理防线。最终,两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案件的所有过程,用如山的铁证还原了该案的真相,两名犯罪嫌疑人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而在今年春节期间,天府新区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并突击检查了全区烟花爆竹的存留问题。在突击检查过程中,视高街道某商贩就因非法储存烟花爆竹的问题面临5日以上拘留的处罚。当天已是年二十九,王忠秀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从人性化执法的角度考量,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对违法人员延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原本应马上决定行政拘留的商贩延后至在过年之后再决定执行。
拥有一身铮铮侠骨,却也有一份真诚的善意,在多年来的工作中,王忠秀就是在这样的侠骨丹心中让罪证无处遁形,让善意深入人心。
扶危助困,年华铸真情
2008年,还在彭山警队工作的王忠秀在处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与案件受害人家庭李家结成了一段善缘。在那起案件中,李志林是受害人,王忠秀不仅倾尽全力为李志林尽早地讨回了公道。
由于举目无亲,李家人没有生活来源,王忠秀主动帮助李家人务工就业,还在自己的多方努力下为李家办理了再生资源回收的营业执照,让李家有了经营生意的机会。
2019年,王忠秀又做通了李志林的工作,让李志林的儿子李浩逐步参与到家里的生意上来。
14年来,王忠秀对李浩一家的帮扶从未中断过,除了平常有时间前往,每年开春后,王忠秀都会前往李家一次,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谋定新年思路,李家几番感谢,王忠秀什么都没有收过。
2020年初,李浩准备结婚,全家人热情地邀请了王忠秀作为家人前往宜宾女友家接亲。哪知疫情来临,王忠秀始终奔波在一线,未能前行。等疫情稍微松了一点,她就立即请李浩全家吃了饭,致歉之余,她还给李浩夫妇包了个大红包,给老李送了两瓶酒。
说起这事,李浩的泪水在眼眶里转了又转:“王阿姨对我的好,比我们亲戚都还亲。”在王忠秀的帮助下,李家早已脱贫,靠着家里的生意,生活蒸蒸日上,李浩也成家立业。
如今,李浩媳妇已经怀孕,全家人都高兴不已,时刻期待着小宝贝的到来。
而对于那些需要提供相关警务服务的老人,尤其是农村的老人,王忠秀则是怀着十二分的善意,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用王忠秀的话来说:“我见不得农村人受苦。”
2007年,王忠秀被调到彭山区江口镇派出所工作,当时在江口镇派出所,有位年近70的农村老人前来为他的儿子办理户籍事宜。王忠秀在派出所一连几天都看到这位老人早早地就来排队,却每次都是悻悻而归,就主动上去了解老人的相关情况。
在得知老人是因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户口竟然被无故注销了。人还在世却没有了户口,老人便来到江口派出所为儿子重新上户。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件事,那位老人竟然排了5天的队也没能办成。王忠秀得知情况后,不仅专门为老人的事情安排时间处理解决,还在上完户后亲自为老人送证上门,解决了这位与之素不相识的群众所急。
孑然一身,歉疚的母爱
作为一名警察,王忠秀可谓是无惧生死的铿锵玫瑰,可是作为一名母亲,王忠秀却对自己的儿子充满了母爱的歉疚。如今,她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对于自己在儿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缺失却难以释怀。
与丈夫离异之后,她便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由于自己常常要出危险任务,在儿子一岁时,她就将其托付给了保姆。并且在她写下遗嘱时,都要叮嘱保姆照看好自己的儿子,如果自己不在了就将儿子送给保姆领养。
一位母亲是在多么不舍的情况之下,才会做出这样的抉择,我们不知道王忠秀在写遗嘱时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但在谈及自己的儿子时,她的眼里却泛起了泪花。然而,在歉疚之余,王忠秀又表现出了几分庆幸:“我最终还是将儿子抚养成人了。”
只是在这种庆幸的话语背后,却是一位母亲的另一种苦涩:“保姆的爱毕竟给不了一个母亲的爱。”直到现在儿子依然管保姆叫妈妈。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忠秀成为了那个给儿子买东西的人,甚至在儿子小时候都直呼其名。等到儿子上学了,都就读于寄宿制学校,以致儿子也曾抱怨:“你都不知道我是怎么长大的!”
出于这种歉疚,王忠秀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工资在物质上给予儿子一些补偿。因此,她这一生都没有积蓄,也没有再婚。
如今,繁重的工作压力让王忠秀更不愿意去考虑个人问题,对于儿子她虽然有歉疚但更多的却也是一种骄傲。而对于她一生热爱的公安工作,王忠秀更是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尽管身为法制大队的队长,她却与一线民警一样任劳任怨同甘共苦。
在王忠秀看来,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