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余力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内江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筑起守护广大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的社会防线,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送生活保障”有温度
未保中心结合“寒冬送温暖”关爱巡访活动,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活状况再次摸排,并开展探访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监护情况,建立台账,并送去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以及米、油、牛奶等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发现符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的,主动开展信息核实,并及时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能及时的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东兴区双才镇花庙村4组村民小熊,今年31岁,父亲去世,母亲为重度残疾人(智力一级残疾),妻子出走后,他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女生活。此外,小熊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双胞胎弟弟,今年17岁,目前在读中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小熊身上。小熊不等不靠,积极种田、养鸡,努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供两个弟弟和一双儿女上学。未保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小熊一家的情况后,认真研判相关政策,认为小熊的两个双胞胎弟弟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遂提醒小熊尽快去申办相关手续。无奈,小熊既不懂政策,也不知办理流程。为了让孩子们尽快享受到政策关怀,未保中心工作人员提前指导小熊备齐相关资料,于11月22日上午陪同小熊一起到双才镇社事办写申请、填表格,帮助联络经办人员,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协助其办好相关手续,让小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送健康服务”有爱心
市教育局联合未保中心,开展“筑牢健康屏障,促进儿童成长”活动。组建“育人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关爱学生健康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依托“陈钦模”教育基金募集社会爱心捐款50万元,为困难儿童送去健康,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15岁的小勇(化名)家住东兴区永兴镇团山村,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今年初,小勇因说话口齿不清做了舌粘连手术。但术后至今,小勇说话稍快点就会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小勇通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12345)找到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倾诉,担心手术没成功,这样下去会影响以后的学业和就业问题。得知消息后,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对此很重视,于11月12日带着相关专科医生来到小勇家为他诊疗。经检查,小勇手术很成功,舌系带已正常,只是需要居家康复,适当做一些有声朗读,锻炼说话能力。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小勇很开心,彻底打消了疑虑,表示会好好练习口语,争取早日康复。
“送教育帮扶”有实效
未保中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保护工作,提高特殊儿童群体家庭的教育能力,于10月24日在东兴区杨家镇石盘村举办了一场家庭教育沙龙,就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交流、讨论和探索。交流过程中,大家针对自己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畅所欲言,发现原来自己苦恼的问题也是别的家长苦恼的问题。对于儿童千变万化的问题,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为家长提出了阶段性的参考建议,让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家长的教育观和实际教育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家教策略,使双方的想法达成一致,更有效的促进了教育过程中目标的达成,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送社会关爱”有温情
市民政局联合未保中心,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主题体验、消防安全演练等,增强家长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消防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带动社会和家庭共同织牢安全保护网。
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当天,市民政局、未保中心联合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了“消防记心中 安全伴成长”关爱小甜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消防宣讲入户。通过走进部分“小甜娃”家中,为他们发放消防安全手册、讲解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现场查看电器电路使用情况、现场检查燃气设备、现场演示正确用火技巧,叮嘱孩子们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做好清洁,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