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12月24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召开“平安成都·向人民汇报”新闻通气会,通报今年全市交管工作的举措和成效。记者从通气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市公安局交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交通出行的困难事、烦心事。
精细实施堵点治理 畅通交通梗阻
市公安局交管局大力推动智慧信号灯工程、路口提效工程、路网扩能工程等“硬骨头”项目,着力提升市民通勤效率。经过不断努力,成都市拥堵指数排名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第三方平台中一直处于全国15名左右
系统治理拥堵。深入开展道路资源挖潜,今年以来共实施26个片区微循环,完成12处“短平快”工程改造,治理重要堵点12处,设置“双待”路口30个。
智慧出行引导。强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用,主动参与成都版IDPS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信号灯联网联控,强化信号配时攻坚,累计完成2557个路口信号配时优化,调整信号配时方案6778套,设置绿波带74条,中心城区信号灯联网率63.7%。
推动三网融合。健全占道施工全生命周期监管,查处不规范占道施工47件,保障轨道交通正常施工;施划公交专用道1084.3公里,位居全国前列;“瘦身”机动车道74条,打造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空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升至60%,绿色出行在全交通方式中的占比超过75%,居全国前列。
突出风险问题整治 压降交通事故
全市交警以城乡道路全覆盖管理、事故风险全要素防控、执法监管全链条闭环为抓手,开展年末“奋战四十天”专项行动,推动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提质增效,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抓实路面防控。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大型货物运输车辆安全通行管理的通告》,对大型货车实施最高限速60公里、分道行驶、右转停车让行等管理措施;紧盯重型货车、营运车辆、电动自行车等突出交通违法,突出重点时段和路段,开展常态化严格执法查处。
从严事故追责。严格落实涉及重点车辆亡人事故“一案一查”,对2021年以来交通肇事刑事立案后,未及时对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27件案件开展专项检查、限期督办,已对26名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刑事强制措施,1名嫌疑人上网追逃。
营造安全氛围。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广泛开展“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机动车规范使用安全带”“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等宣传活动,先后通过省市媒体开展警示、宣传、曝光40余次,持续浓厚宣传氛围,不断增强警示震慑效果。
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市公安局交管局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座谈会精神,持续推动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时段、路段、区域,大力开展噪声治理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改装机动车1.91万辆,机动车违禁鸣笛1.14万件。
深化一网通办交管服务。依托12123、蓉e行,以及省市网络理政一体化平台、天府市民云等互联网平台,全面推行交管业务一网通办,实现13项车驾管业务全程网办,全市车驾管业务网办率达到78%,共办理电子驾驶证申领219.3万笔,其它相关业务226万笔。
创新推动交通共建共治。创新推出“违停消除申报”柔性执法、“扫码限时临时停车泊位”等便民措施,引导48.5万余名驾驶员自主消除临时违停行为;启动“提升城市通勤效率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收集汇总1.2万条“金点子”;发动群众参与交通管理,今年以来“蓉e行”平台累积受理群众交通违法举报280余万笔,上报交安设施故障1.3万余件,提出交通优化建议4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