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2021-10-11 15:51:3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10月11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市政府批复实施《成都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国内领先、符合超大城市治理规律、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到2035年,市场监管领域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监管、高质量服务、高能级支撑的“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市场治理格局更加定型。

据介绍,《规划》确定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公正监管、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坚持数字智慧赋能、坚持系统监管共治”5项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设定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食品抽检合格率、媒体广告发布条次违法率、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等31项量化指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场监管体制通过变革形成新的架构,创新打造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形成信息融合、联动协同、智慧高效的市场监管新模式,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292万余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监管执法水平取得新突破,市场安全监管能力实现新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规划》紧贴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超前谋划“十四五”市场监管总体目标任务,以优化市场准入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守市场安全底线、拉升质量创新高线、推进消费环境建设“五个突破”引领市场监管改革创新;以构建完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市场智慧治理体系和市场监管共治体系“四大体系”支撑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以“一体协同”服务市场监管区域合作;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市场环境净化工程、食品安全监管工程、药品安全放心工程、质量强市战略深化工程、放心舒心消费升级工程、综合执法提升工程、科技赋能工程、市场多元共治工程、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工程“十大工程”保障市场监管重大改革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成都市场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下一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考核,规范基层建设,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新闻链接:“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取得的成效

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打造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在全国创新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积分管理平台。成都市连续两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市场监管”指标中获评“全国标杆城市”,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两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

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292万余户,总量扩增至5年前的2.34倍,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新经济总量指数全国第二。

监管执法水平:“春雷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成为公众关注的执法品牌。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监管执法能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

市场安全监管能力:建立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依托食品流通电子追溯平台实现食品信息一站式溯源查询。试点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互联网+智慧监管”。在全国率先开展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和电子处方服务平台试点。创新建设“96933”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以上。

服务高质量发展:质量强市战略成效显著,成都市政府获得中国质量奖首次设立的城市政府奖,全市获中国质量奖12个,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开展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全国首个以校地合作模式筹建的南亚标准化(成都)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运营。获批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质检中心达11个,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