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郭建民
“(今天的回访)非常满意,接下来我就准备齐资料做司法确认。”10月18日,在自贡市大安区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何市),高庙村5组的村民陈世斌在接受法官回访后说到。据悉,近5年来,陈世斌因拿不到土地流转金而苦恼,直到半年前,这事才有了眉目。
据驻点法官刘萍回忆,今年9月,服务站点接到村民反映,自贡某园林公司因经营不善,从2017年起拖欠土地流转费,累计达200余万。其间,村民多次催债未果,给生活带去困难。当地党委政府也多次调解无果。“这次纠纷涉及近300户村民,近千亩土地,一旦处理不好,极易酿成群体性事件。”刘萍告诉记者,服务站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成多元解纷联合工作组。
通过走访调研,法官了解到,2011年11月26日,自贡某园林公司为开发一旅游项目,在何市镇高庙村大规模流转土地用于栽植花卉苗木、修建游览设施、停车场等,流转期限至2041年12月29日。后因经营不善,该园林公司自2017年起便无力支付土地流转费,项目因此停止经营,成片的花卉草木无人看管,上千亩流转土地常年没有收益。
“我们要把树子卖了”“我们要把树子砍了种地”面对权益受损,村民们十分焦急,提出了诸多不合法的解决方式。高庙村党支部书记陈群告诉记者,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释法说理,解答村民的每一个疑问,包括如何支付欠付土地流转费、处置地上附着物,公平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等问题,逐渐引导村民们树立法律意识,用法律解决问题。后在法官的建议下,村民们同意与公司签订调解协议,并对达成的协议申请司法确认。据协议内容,公司将分4年支付欠款,第一年支付欠款的15%,第二年支付25%,第三年支付35%,第四年结清余额。
在高庙村3组村民徐华芬看来,“刘法官他们人好得很,在为我们老百姓做实事。”她告诉记者,平时法官会来村里讲法治课,会留下手机号码等,遇到问题可以打电话联系法官,也可以来服务站咨询,非常方便。
这起历时5年的土地流转纠纷,只是服务站点帮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的一隅。据介绍,自贡市大安区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何市)于2020年挂牌,系全市首个乡镇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一年多来,调解矛盾纠纷6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80%,何市镇辖区案件同比下降16.2%,并于近日被农业农村部拟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