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谭别林
10月29日,达州市召开解读和贯彻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第三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杨晓军主持。邀请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乐敏就围绕市党代会报告中“建设创新创业中心”的部署要求,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作了介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斌就今后五年该局将聚焦“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坚持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大力培育“双创”主体,开展创业型城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着力抓好相关工作作了介绍。发布会上,出席嘉宾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问:乐局长,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围绕这一目标,市科技局将从哪些方面着力?
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围绕具体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研究拟订“十四五”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方案,明确创新主体培育目标任务,整合各地各行业领域力量,做到统筹指导、动态监测和协同推进。二是实施梯次培育。实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工作全覆盖行动,全面挖掘优质企业资源,梯次建立高企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开展“一对一”跟踪辅导和服务,形成“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格局。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建立科技型企业联系帮扶机制,在链接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并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企业,以市场化手段提升高企服务质效。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各类政策、资金对孵化平台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涉及高企培育供给予以重点倾斜,提升达州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问:乐局长,我们了解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都提到“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这一重要内容,您刚才的发布中也提到了“联动创建万达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一举措,那么请问科技局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地落实?
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联动万达开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市科技局将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高位谋划,建立“共商、共建、共享”联动工作机制。高质量编制《万达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签订万达开三地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动推进创建工作重大事项。二是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聚焦锂钾、玄纤、苎麻、天然气、富硒农产品等产业领域上、中、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开展战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布局建设一批跨区域中试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的格局。三是融入创新网络,促进区域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通过组织召开万达开科技成果推介会,举办万达开创新挑战赛,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搭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集聚成果、资本、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的万达开资源共享体系,将达州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一极,为强化“示范”担当,持续推动“示范区”创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贡献科技力量。
问:请问李局长,在您刚才提到的“聚焦重点群体,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体”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人社部门除了开展返乡创业培训和创业比赛之外,还有哪些实质性的措施帮助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
答:达州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工达160万人,他们经过多年外出务工,在各个行业努力打拼,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丰富的人力资本,是实现我们乡村振兴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为了给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达州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实施方案》,全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一是积极提供创业服务。动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组建创业服务专家团队和农村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专业服务。二是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对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农民工,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返乡下乡创业者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三是做优创业培训。建立返乡创业农民工工作台账,结合市场需求和我市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农民工开展免费返乡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问:请问李局长,发布稿中您提到十四五期间,达州市力争发放创业贷款4.5亿元。请问哪些人员可以申请这个?标准是多少?具体如何申请办理?
答:我市出台了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措施,对申请范围、贷款金额、申请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群体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财政部门按规定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人持相关资料(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营业执照,经营场地证明、还款计划书等资料)按就近办理原则,可到就业局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