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公安:奏响反诈“四部曲” 曲曲护民声

  
2021-07-14 10:29:14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意识,精准高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生势头,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洪雅县公安局槽渔滩派出所“四部曲”在辖区内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有效落地落实了“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大巡防”工作,真抓实干推动防控全方位、治理全覆盖,全面提升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治理能力,从而将槽渔滩打造成无诈乡镇。



洪雅县公安局槽渔滩派出所位于洪雅的西大门,下辖4个行政村2个社区,辖区面积82.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156人,重点年龄段(16-60岁)实有人口7685人,从业人员1233人。规模以上企业4家。今年3月至今,槽渔滩成为全县唯一电诈“零发案”的乡镇。作为防控电诈案件的主要单位,槽渔滩派出所是如何做到的?

奏编织网状“前奏曲”,建强电诈宣防阵地

槽渔滩派出所分析研判近三年各地诈骗警情和案件,瞄准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防工作。一是进一步发挥线上宣传覆盖广、速度快特点,拓宽线上反诈覆盖面。槽渔滩派出所民警认真梳理分析了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特点、规律及易上当受骗群体,针对性制定相应培训课件及培计划;制作入户宣传单、重点年龄段群众精准宣传单(回执)、录制宣传小广播等吸引群众眼球的宣传方式,吸引群众主动了解反诈信息,打开手机随时能看到反诈媒体推送、社交圈子必定能听到反诈宣传。二是以人人受宣为目标,务求反诈宣传全域覆盖无遗漏。组织全所18名民(辅)警、职工学习了解近年来辖区内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及发案情况,围绕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发展历程、形势特点、存在原因、常见类型、预防要点等进行了深入学习,做到人人过关,营造“人人防诈、人人参与、人人宣传”的浓厚氛围。为强化防诈入户宣传的力度、广度、深度,全力守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以“洗脑式”宣传为切入点,让反诈意识入脑入心。根据民(辅)警、职工各自承包责任区不定时向村(社)组的群众微信群及时发布防范电信诈骗预警,并在微信群内通过辖区案例“以案说法”,积极引导辖区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警惕“高薪高息”诱惑,远离电信诈骗,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全面打造“铺天盖地+精准洗脑”的反诈宣传氛围。截至目前辖区78个村组工作群,发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案例、预警提醒1560余次。

奏资源整合“主题曲”, 创新完善宣防举措

槽渔滩派出所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发动辖区群众和企业,推动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营造“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社会氛围,提升防诈反诈工作整体效能。一是巧用“小喇叭”,反诈知识进万家。 “预防电信诈骗八个凡是不能信,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能信……”小喇叭也有大作用,老办法也能出新效果。槽渔滩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发挥警用巡逻车广播传播面广、高效便捷、推送及时等优点,购买小广播5个,安装在警车、巡逻摩托车上,利用赶集、群众接种疫苗、入村巡逻等过程中持续深入辖区各村、街道详细讲解当下网络诈骗相关手段、话术特点、传播途径以及典型案例,提醒村民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电话,不能将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手机支付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如有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二是小广播也有大作用,老办法也能出新效果。依托村社广播站,结合农村群众认知程度,精心选用群众听的懂、易掌握的内容,在茶余饭后、农闲时间和重要节日等群众能驻足休息期间,通过“小广播”开展“反诈宣传直播活动”,用更多接地气、村民听得懂的话语来讲解防骗反诈知识,增强了村民的防骗反诈意识,也不会影响村民干活,群众乐于接受,同时适应防疫的要求,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聚集,还取得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反诈流动宣传车,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槽渔滩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和走访中发现,辖区各村小组和集镇人口密集区都统一配置了流动垃圾车,由镇政府统一管理并安置有“小广播”,民警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反诈宣传方式,立即和镇政府取得联系并取得了槽渔滩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槽渔滩派出所联合镇政府相关部门购置移动硬盘40个,拷贝各类通俗易懂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广播,分别安装在村(社)流动垃圾车、森林防火宣传车等车上,用群众最亲切的话语进行滚动播放, 进一步强化群众防范意识,提高群众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全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空间,起到了“人人识诈、人人反诈”的良好宣传效果。

奏进村入企“进行曲”,构建反诈新格局

一党政主导村社联动,坚持全覆盖入手。积极寻求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组建以社区民警为主力军,发动村社干部、网格员共同参与开展“防诈逐户行,下载、关注每一人”活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充分体现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际行动中,强力推进反诈宣传防范进社区、进校园、进银行、进企业,努力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竭力遏制警情多发态势。根据电诈案件受害者的特点,梳理出企业、单位、村社重点年龄段(16岁—65岁)实有人口,制成防诈下载关注回执表,入村(社)、企业、农户精准宣传。同时将辖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中老年人、妇女、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宣传重点,积极讲解网络刷单、网络贷款、网络投资理财、网络赌博等类型作案手段和防范方法,让群众逐一下载国家防诈中心App、关注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提醒群众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或政府、派出所电话报警、咨询相关内容,并在每一户居民门前张贴预防诈骗“八个凡是”宣传资料。截至目前辖区重点年龄段群众下载关注人员8053人,下载关注率达90.3%,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业人员下载、关注率达100%。二是反诈宣传进企业,守住员工“钱袋子”。派出所民警不定期深入辖区各重点企业,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及举办讲座等方式。根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发特点,紧紧围绕常见的投资返利、贷款、冒充客服退款、刷单、网上办理贷款、信用卡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等常见的诈骗手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企业员工讲解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还利用身边的案例以及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作案方式警示企业职工警惕诈骗,教育大家接到诈骗电话或收到可疑短信链接时,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打开链接,保护好个人信息跟财物。截止目前共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12次。三是用好“乡音乡情” 反诈精准宣传。被害人自我防范是预防诈骗犯罪的最重要防线。槽渔滩派出所注重从源头上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自我防骗、识骗、拒骗能力。针对老年人、外出务工人员是电信网络诈骗易受骗人群,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推进、同步宣传。在流动广播、短信提醒、微信推送等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对老年人员、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车站、码头、景区、饭馆、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用“乡音乡情”开展现场反诈精准宣传,利用柜台提示、粘贴海报、印发传单等日常宣传方式开展宣传,向现场观众宣讲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揭露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传授防范应对技巧,并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大家保持清醒头脑,不听、不信、不转账。截至目前辖区共粘贴宣传海报75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奏职能优势“协奏曲”,助宣传覆盖

一是统筹各类反诈宣传资源,提高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槽渔滩派出所协同镇政府窗口、医院、银行等接待群众窗口充分利用为群众办证、办事、银行业务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使各个窗口成为面向社会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的又一重要阵地。日常工作中敦促工作人员每办理完一项业务、接待完一位群众,都会向群众发放预防电信诈骗宣传资料,耐心热情的讲解电信诈骗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不断提升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打一场反诈人民战争。二是“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反诈宣传。槽渔滩派出所发动全所民辅警深入辖区校园,开展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向师生发放反诈骗宣传手册,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辖区电诈案件面临形势及各大诈骗类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列举典型受骗案例,提醒师生不要亲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接到疑似电信诈骗电话与短信时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网络诈骗,避免财产损失。要求学生将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带回家,通过“小手拉大手”,以学生带动家长、以校园辐射家庭,积极成员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中来,向更多人普及防诈知识。截止目前,共计到辖区3所中小学开展反诈知识讲座6次。三是警旅携手,守护平安不打烊。为提高景区游客防骗和反电信诈骗意识,槽渔滩派出所在景区内设置专门防诈宣传点,组织民警一边进行日常巡逻维持景区内正常秩序,一边为来往旅客提供贴心的反诈宣传科普。通过摆放展板、派发资料、答题闯关、互动讲解、打卡拍照、以案释法等多种多样的反电诈宣传形式吸引过往旅客驻足了解,引导游客扫码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和关注“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一对一”地向旅客介绍近期常见的电信诈骗惯用手法和方式,“手把手”向旅客讲解各类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诈骗手段,普及防范知识,切实将防电诈知识传递到每一位旅客,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

杨 远  徐雅兵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