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 见证责任和温暖

  
2025-11-20 10:26:16
     

 

韩学军驾驶自己的私家车护送老人 图片经特殊处理

▶80多岁母亲替服刑儿子履行“没收个人财产”缴纳义务

▶法官开车送老人去车站,完成执行工作“最后一公里”

 

“法官,我来替我儿子缴钱。”14日上午,一名80多岁、步履蹒跚的老人从长宁县独自来到珙县法院,在执行服务大厅,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拿出积攒的3万元现金,准备为她正在服刑的儿子履行“没收个人财产”的缴纳义务。

4年前,老人的儿子何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万元。因何某在服刑且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最终依法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

4年过去了,老母亲心中的牵挂与责任从未放下。她此行的目的很简单:替儿子了却这桩心事,让他安心改造。

面对年迈且行动不便的老人,案件承办人韩学军热情接待了她。考虑到老人异地而来对本地不熟,加之法院机关车辆都外出办案一时无法调度车辆,韩学军没有丝毫犹豫,当即驾驶自己的私家车,护送老人前往银行办理缴款。

在银行办理缴款手续的过程中,韩学军始终陪伴在侧,耐心协助老人完成每一个步骤。终于,这笔停滞数年的执行案得以圆满执结。

手续办完后,老人面露难色地表示自己身上仅剩3元钱,返回长宁的车费不够了。了解情况后,韩学军再次温暖回应:“别担心,我送您去车站。”于是,他再次驱车将老人送至客运站,买好车票后又拿出40元递给老人。

临行前,韩学军细心叮咛:“路上千万注意安全,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眼眶湿润,连声道谢:“谢谢法官,你们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好好教育儿子,让他在里面认真改造,重新做人……”

(高艺蓝 蒋杰 文/图)


编 后

 

法律是威严的,但司法可以充满温度。这个初冬的早晨,法官用他的私车和40元钱,完成了执行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这趟温暖的护送,护送的不只是一位老人,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善意文明执行”的深刻内涵。

另一方面,我们更是为这名80多岁老母亲所展现出的诚信和坚韧而深深折服。因为行色匆匆,我们无从得知老人是怎样筹措出这笔巨款的,但从仅剩3元钱的拮据来看,她肯定已倾其所有。对一名80多岁的老人来说,3万元,可能是一笔要背好几年的债务;对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来说,3万元,则是一个必须要信守的诺言;对一名母亲来说,3万元,更是一个言传身教的机会,一个盼望儿子安心改造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