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当天上午,四川省第36个国际减灾日暨第九届“减灾兴川文化月”启动仪式在广元市举行,旨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公布了2025年四川省防灾减灾成功避险的10个典型案例,展示了我省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扎根基层的监测体系优势、快速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彰显了基层工作者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与初心。现场设置了12个应急科普互动区,包括实战训练营、“则天智慧·减灾锦囊”趣味答题区、应急救援设备展示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减灾兴川文化月”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将持续开展为期1个月的防灾减灾活动,涵盖减灾兴川公益大讲堂、法规解读等知识普及类活动,志愿服务走基层、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培训演练等实践服务类活动,以及应急文化现代诗征文大赛、防震减灾科普视频展播等文化传播类活动,推动资源下沉、覆盖基层,让防灾减灾知识不断走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