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村支书的富民情结

  
2016-05-18 10:51:12
     

“背篓”村支书的富民情结

——记广元市委政法委驻三堆镇五郎村第一支部书记刘陈

精准扶贫千头万绪,有很多基层最急需、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只要做一件成一件,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就会前进一大步。通过一年半的驻村帮扶,广元市三堆镇五郎村有了很大变化——道路修好了、信号接通了、产业帮扶了、农民的合作社也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村民们腰包鼓了,大家觉得更有奔头了。

初夏的三堆镇,处处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乡村风景,无尽的绿荫掩映着整洁漂亮的农村新居。从广元出发,沿着嘉陵江畔,整洁舒坦的公路两旁,各种山花争相绽放。翻越一段望不到尽头的陡峭山路,在一阵阵欢快的笑语声中,五郎村村民正在田间地头收割着金灿灿的油菜……

徒步跋涉摸清村民群众的“家底”

“来五郎村之前就知道这个村子穷,到了这里才发现远比想象中的还要贫困——村子基础设施滞后,道路、农房改造、电网、人畜饮水等,这些都是需要马上解决的,有的小组甚至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2014年8月1日上午,带着广元市委政法委领导的重托,带着让五郎村民早日致富的愿望,驻三堆镇五郎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刘陈,带着被子、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村里开始为期3年的驻村生活。看着淳朴善良的村民,“我真想为当地百姓做点实事、好事”。

刘陈住处和工作的地方是五郎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不足20平米,一张床、一张办公桌和椅子。初来乍到,条件相对艰苦,但刘陈入乡随俗,很快适应下来,并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

一个背篓、一台笔记本、一部打印机、两个宣传展板。白天,刘陈背着“背篓”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和农户聊家常,套近乎,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晚上,他将村情民意等信息整编成册,为村民建立档案。经过一个月的徒步跋涉,他的4个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每家每户的成员、养殖、种植和特殊技能等情况,完成了160余户村民的摸底工作。“五郎村第一支部书记刘陈工作踏实、敬业。”三堆镇党委书记李芮对刘陈这个年轻人印象深刻,也很佩服。他说,刘陈给老百姓办事热情、认真,很细心,从早上7点过就出门到村里走访,一直忙到晚上9点过才回到住处,他是在疲倦中带着一份责任担当在为村民干事。

饮水思源一堂特殊意义的“党课”

五郎村位于三堆镇的高山悬坡,属典型山区偏远村,平均海拔1000余米,土壤贫瘠,很多农房还是土坯房,被人们习惯称之为“尖尖山、乱石窖、溜沙坡”。全村有村民166户,贫困户达55户,年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农户达209人,粮食经济作物有玉米、小麦、油菜等,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据当地老人说,“五郎”的“郎”最初是“狼”字。很多年以前,这个村子的五座山有狼、狗熊等。当地百姓夜晚不敢出门。后来,一些村民结成队伍,赶跑了凶狠的狼,于是人们给这个村子起名为五狼村。

五郎村是利州区三堆镇的重点贫困村。面对艰巨的精准扶贫工作,刘陈认为,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第一要务是建立好帮扶机制,以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为基础,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在五郎村村民理想信念动员会上,刘陈通过这个特殊的“党课”平台,从祖国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入手,大力宣传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强村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感化村民群众进一步爱党、爱国,树立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的思想与信念,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无比优越。

第一书记驻村之前,五郎村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也缺资金、技术。在刘陈的带动下,五郎村以党员为引领,帮助村民建立8个家庭农场、一个农村种养殖合作社,直接产生3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29户扶贫户的增收问题。

把脉问诊解决村民群众的“病根”

由于一些项目盲目上马,造成五郎村部分村民经济受损,一些村民不时上访。“这个棘手的问题咋解决?”刘陈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他了解了上访村民最关心的问题。“这是党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执行力没有落到实处!”于是,刘陈专程跑到市里,率先为五郎村聘请法律顾问,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专门为村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并对灾后重建的遗留债务依法进行梳理,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理清法律事实,为上访村民挽回经济损失。如今,五郎村连续两年未发生一起治安事件和上访事件。

2015年5月10日上午,五郎村村级道路遭受百年不遇的塌方,垮方量达30万余方。“这条路是村民唯一的生命通道,造成很多老人无法就医、学生无法上学、农产品滞销……”当天,正在村民家进行农房改造规划的刘陈立即赶赴现场,进行道路紧急抢险。为早日恢复被损道路,他积极向市(区)交通、发改、地勘、国土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0万,短时间内恢复了村级道路通行。

五郎村四组的杨又雪19岁,初中文化,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身体多病。2014年,她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造成身体多处骨折。然而,这起事故的肇事司机没有任何经济赔偿能力。“杨又雪是这个家的唯一顶梁柱,得帮助她家渡过难关才行!”刘陈一边想在心里,一边向市委政法委领导汇报。最后,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为杨又雪捐赠了50000元医药费用。杨又雪出院以后,刘陈又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其想学习一门技能的愿望,随后,利州中专同意接收杨又雪重返学校就读护士专业。“党的政策太好了,不仅让我身体得以康复,而且还推荐我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我一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拿到利州中专的通知书,杨又雪激动地流出泪水。

竭尽全力成为百姓身边的“亲人”

“我们在召开第一次村民大会后,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村级道路、电力改善和移动信号差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成为村民最急需办理的事情。”刘陈说,了解到村民的需求后,他立即向交通、电力、移动等部门进行协调。通过努力,国家先后投入490万余元建成村级道路、购买变压电力设施,并实现全村通讯信号全覆盖。“以前,村里道路很窄,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如今,一条近3米宽的村道已经修了10余公里,车辆已经可以通行到五郎村。”五郎村村委会主任李廷福高兴地说,“目前,五郎村各小组的路面硬化招标已初步完成,一条标准的水泥路即将通村入户。今后,我们村里的老百姓再也不愁农产品卖不出去了。”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刘陈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成立全市首个农村群防群治义务消防队,并配备10万元的消防设备,为邻近村提供消防防控保障。

由于信息相对闭塞,2015年6月,五郎村的野生蜂蜜和农家土鸡呈现滞销。于是,刘陈通过自己建立的微商帮助村民销售蜂蜜300余公斤、土鸡500余只、鸡蛋3000余只。在一次走访中,刘陈发现村民王新华的儿子总是躲在家里,害怕见人。经询问得知,今年22岁的杜清福左眼患有眼疾,准备有钱才就医。通过观察,发现杜清福的眼睛眼球已经化脓,刘陈便当即开车将其送往医院。“幸好救治及时,否则,极易造成右眼失明、颅内感染,并出现生命危险。”广元市中心医院主治医生杨艳称。“你救了我儿子,刘书记就是我们老百姓身边的亲人。”杜清福的母亲拉着刘陈的手,久久不愿离去。“在五郎村这个相对贫瘠、落后的山村,需要村干部发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刘陈在结束采访时称,在基层,只有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踏实为民干实事、好事,帮助村民谋划致富项目,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大山无言,却可以记录变迁;流水无声,却可以承载深情。在市委政法委的有力帮助下,在“第一支部书记”刘陈的不懈努力下,五郎村的明天定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平安,更加富裕。王令柏马军本报记者田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