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美
据了解,当前腾讯游戏账号不支持出租转让,也“暂不支持”进行继承。百度网盘服务协议中也提到,用户不得滥用百度网盘的服务,百度网盘服务账号仅限用户个人使用,账号不得有偿或无偿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用。(5月29日《华商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越来越强,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虚拟财产跟物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可以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2022年,山东高院也曾发文指出,游戏装备、微信账户财产等大部分的虚拟财产可被继承。
所以,近年来,在订立遗嘱时,将微信、QQ、支付宝、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纳入其中并进行合理分配,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然而,尴尬的是,人们想要继承虚拟财产操作起来却相当困难。
一方面,网络平台以格式条款形式对虚拟财产继承进行了严格限制,大多只是允许继承账号内的财产,账号本身不得继承。因为按照平台规定,账号归属平台而非用户,账号长时间不登录,平台会自动予以注销处理。而且,继承虚拟财产需要经过公证程序,操作起来麻烦不说,不少地方公证处还不提供虚拟财产公证业务。
另一方面,法律对虚拟财产继承的规定有留白,使得虚拟财产即便写入遗嘱,但操作继承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相关表述属于原则性规定,但虚拟财产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没有明确定性,涉及隐私的QQ账号、微信账号、微博账号特别是具有较强人格属性的大V账号是否可作为虚拟遗产进行继承存在争议。因为按照传统的民法理论,人身权不能转让和继承。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在虚拟财产不断在“云端”累积的互联网时代,虚拟财产继承遗嘱易立兑现难行的状况,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需求相比,已经滞后了,必须改变。虚拟财产继承,不仅可以轻易写入遗嘱之中,也该方便继承,不能白写进遗嘱。
这需要对症下药。首先,完善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虚拟财产的定义和归属权,哪些虚拟财产归属用户、哪些虚拟财产归属平台,法律需要一锤定音,直接解决虚拟财产归属争议。其次,建立虚拟财产大数据库,实现一键查询,方便继承人查询虚拟财产,降低其查询成本和难度。当下,大多数人还没有养成立遗嘱的习惯,且将虚拟财产写入遗嘱的比例更少。再者,将虚拟财产公证纳入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范围,满足社会对虚拟财产公证的新需求。云南省在2021年底就出台了《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和承继公证业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