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文/图/视频
“追风,坐!”随着训导员陈林一声令下,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队二大队警犬队的警犬“追风”立即端坐,一双黑亮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发大厅的往来旅客。
国庆节前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大厅内人流如织。在旅客看不见的角落,机场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队二大队的民辅警正带着他们的“无言战友”穿梭于行李分拣区、货运站和候机楼。从清晨到深夜航班结束,这些平均年龄3岁的警犬每天要完成搜爆、巡逻等任务。作为天府机场空防安保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们既是平安空港的“无言的守护者”,也是航站楼内“看得见”的安全感。
警犬“辛巴”“追风”在训导员的带领下与民警一起对机场的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
晨曦微露:犬舍里的“温柔时刻”
清晨7点半,天刚刚亮,训导员们已陆续起床。“犬舍卫生是警犬健康的基础,夏天苍蝇蚊虫多,排泄物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细菌。”训导员罗鹏霄边清理边向记者介绍,“每只警犬都有固定作息,早晚清扫、定期消毒、科学配餐,还要梳毛检查身体状况——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
8点,警犬们准时享用定制早餐。“它们的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训练强度大时还得额外补充能量。”训导员魏晓敏一边给警犬“桑尼”喂食,一边介绍,“吃饱喝足后,它们就要开始一天的‘特训’了。”但如果此时有重点搜爆任务,训导员会带着警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人流高峰:候机楼的“移动安检仪”
随着首班航班旅客陆续抵达,T1航站楼出发大厅的人流逐渐增多。在旅客看不见的角落,训导员与警犬的巡逻已悄然展开。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搜爆和巡逻防控。”陈林牵着“追风”穿梭在值机柜台间,“重点区域每小时至少巡查一次,遇到大客流或特殊航班,频次还会加密。”
10时左右,一趟国际航班抵达,大量托运行李进入分拣区。训导员与警犬立即转移阵地,对重点行李进行二次筛查。“搜爆犬主要依靠嗅觉识别爆炸物残留气味,哪怕是极微量的痕迹也能发现。”陈林介绍,“一旦警犬作出示警反应(如趴下、低吼或扒地),我们会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
警犬“辛巴”参与机体检查,对飞机客舱各个角落进行仔细嗅探,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可疑物品
高温考验:货运站的“防爆尖兵”
午后,警犬们的工作强度丝毫未减。行李分拣区与货运站是它们的“主战场”——这里存放着大量托运行李、货物,甚至包括可能含有危险品的特殊货物。
“货运站的挑战更大,有时地表温度很高,还要应对复杂气味。”训导员刘超给警犬“辛巴”戴上防咬口罩,“有些货物本身气味刺鼻(如化工原料、生鲜食品),警犬需要更专注才能分辨出爆炸物的特殊气味。”
警犬“辛巴”对进入候机楼乘客的箱包进行嗅闻,检查是否有违禁品
“去年12月23日晚上9点左右,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机场货站区发现可疑包裹。”回忆起去年的一次任务,罗鹏霄仍记忆深刻。接到指令的第一时间,罗鹏霄和警犬“炎晖”迅速赶到现场,“防爆服特别沉,抬手都要用足力气。”
当“炎晖”靠近可疑包裹时,原本活泼的它突然变得异常严肃,鼻子紧贴地面慢慢搜索,随后在包裹旁停下,扒着地低吼——这是它发现危险的信号。“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罗鹏霄回忆道,“通过炸弹探测仪测试,显示有黑索金成分(炸药原料)。”等待开包指令的时间里,罗鹏霄手心全是汗,而“炎晖”始终紧盯着包裹,一步未挪。
“万幸最后只是旧衣服。”罗鹏霄松了口气,“但那种紧张感十分难忘。”这样的任务,对训导员和警犬来说是常态。
技能特训:风雨无阻的“必修课”
下午时段,警犬队迎来“加练时间”。“搜爆、服从科目风雨无阻。”魏晓敏带着“桑尼”在训练场奔跑,“我们不仅要练技能,更要培养信任和默契。”
训导员引导警犬“桑尼”进行飞跃障碍训练
训练场模拟了行李转盘、货物堆放区等真实场景。“搜!”指令一出,警犬们迅速冲向目标区域,用鼻子精准定位隐藏的“爆炸模拟物”(如带有特定气味的布片)。“它们要在复杂环境中快速筛选,这对嗅觉和专注力要求极高。”陈林介绍。
在搜毒训练中,警犬“图图”根据气味逐一筛选
服从科目训练同样关键。“坐!卧!前来!”罗鹏霄不断变换指令,“炎晖”立刻做出相应动作,反应速度比人类还快。“只有绝对服从,才能在实战中精准执行任务。”他说。
“我们的体能训练基本和训犬绑在一起,”训导员冉迪说,“教它跨越障碍时我得跟着跑,纠正动作时得不停变换姿势,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但这份“双重锻炼”换来的是警犬与训导员的绝对默契——“图图”现在只要看到冉迪拿起训练装备,就会兴奋地摇尾巴。
此时,警犬“辛巴”在训导员的带领下与民警一起对机场的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
华灯初上:不间断的“夜间守护”
夜幕降临,天府机场华灯初上,晚高峰航班开始密集起降。训导员与警犬的工作节奏进一步加快——虽然候机楼的旅客虽逐渐减少,但深夜抵达的国际航班、临时加开的货运航班,反而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夜间巡逻更考验警犬的专注力,”罗鹏霄牵着“炎晖”在停机坪附近巡查,“光线暗、温度低降,但危险可能藏在任何一个角落。”
“有时候一趟趟国际货运航班抵达,一批批精密仪器和生鲜货物需要紧急安检。警犬队需要迅速增援,对重点货物进行‘无接触式’搜爆。我们不能直接翻动物品,只能靠警犬嗅闻外包装,这对它们的判断力要求极高。”陈林说。
夜晚,最后一班国内航班旅客基本离场,但训导员们并未松懈。“货运站可能还有加班货物,候机楼也要做最后一次全面巡查。”罗鹏霄看了看手表,“我们的24小时,永远‘满格’。”
战备待命:随时响应的“守护者”
这支成立于2015年3月的警犬队,经过10年的时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特警巡警支队警犬队有训导员20人,警犬28只。近年来,特警巡警支队警犬队忠诚履职,在多项重大任务中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2025年成都世运会、2023年成都大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机场防爆安全检查、治安巡逻工作,此外,警犬队还派员带犬参加过青岛上合峰会防爆安检,以及专项缉毒行动。
“国庆假期期间,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队二大队的民警和警犬将全员在岗。"罗鹏霄说道,我们将增加巡逻频次,重点区域每小时巡查一次,警犬们也将进入“工作状态”。
从凌晨到深夜,从候机楼到货运站,这是警犬与训导员共同书写的“安全日记”。它们用敏锐的嗅觉捕捉危险,用坚定的步伐守护安宁。当旅客安心踏上旅程时,这群“无言的守护者”也是空港坚实的安全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