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正直镇金鹞村:“公司+集体”模式激活集体经济 联农带农见实效

  
2025-11-24 10:31:1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伟

近日,南江县正直镇金鹞村2025年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已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该项目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构建全产业链、创新运营机制,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盘活闲置资源,夯实产业基础

项目核心在于利用金鹞村小学1300平方米闲置校舍,进行改(扩)建以发展稻米加工及相关产业。截至目前,已高效完成160平方米旧厂房改建、220平方米新建厂棚及100平方米作业坝子硬化,累计完成建设任务480平方米。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设备与稻米加工生产线已采购安装到位,包括中型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以及具备碾米、抛光、色选、包装功能的成套加工设备,为项目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项目资金拨付规范高效,已精准拨付108万余元,资产权属清晰。

创新运营模式,构建完整链条

项目采用“公司+集体”抱团发展模式,整合村内1275亩耕地资源及周边稻米产业基础,着力构建“种植—加工—品牌”全产业链。具体运营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公司分工协同,形成了“资源整合—分工协同—利益共享”的闭环。一方面,为农户提供从“耕、种、防、收”的一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到“碾米—分离—抛光—色选—包装”的全流程稻米加工服务;另一方面,集中流转150亩土地交由合作公司发展规模化种植,多元化拓宽收益来源。

多元联农带农,稳定增收路径

项目显著成效体现在构建了四条稳定的联农带农路径。

服务降本,便民增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为农户提供就近稻米加工服务,直接节省农户支出。

盘活资源,资产增收:土地流转使农户每亩获得200元稳定流转费,将闲置资源转化为资产性收入。

创造岗位,劳务增收:农忙时节提供临时性岗位,日报酬120元,促进家门口就业。

品牌赋能,增值增收:着力打造“鹞池籼米”品牌,推动农产品向商品转化,帮助农户获取市场溢价。

壮大集体经济,规范收益分配

作为居间服务型项目,其收益来源清晰稳定。预计正式投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具体来源于土地流转收益3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收益2.6万元以及稻米加工收益2.4万元。这笔新增收益将在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6万元的基础上实现显著提升。项目建立了科学的收益分配机制,兼顾集体、成员及发展需求,确保集体资产安全与收益精准兑现。

下一步,金鹞村将积极对接市场,提前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签订服务意向,并借助合作公司渠道搭建销售平台,确保项目投产后快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