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凤溪镇:“轮案分工” 用好用活兼职纪检监察力量

  
2024-11-06 15:51:2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近年来,巴州区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导向,持续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专三兼”要求,全区22个乡镇(街道)配备兼职纪检监察干部50名,配备率100%,不断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底部支撑。
  
  今年4月,巴州区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纪委却面临着专职纪检干部“包打天下”,兼职干部“只挂名”“不出征”的窘境。
  
  “我们镇配备了2名专职纪检干部,而开展走读式谈话又必须三人以上,兼职干部往往都以业务工作繁忙为由推脱,我们就只有等待片区纪工委协调力量,这就导致案件办理周期较长。”巴州区凤溪镇纪委书记吴刚坦言。
  
  为了让兼职纪检干部发挥作用,巴州区积极推行兼职纪检干部“轮案分工”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纪(工)委采取“一案一分工”,结合兼职纪检干部工作经历、业务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充分考虑兼职纪检干部专长,轮流安排参与审查、审理、息诉等工作。“我们制定《提升乡镇(街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质效的工作方案》,通过优化队伍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搭建履职平台、强化监督管理等4个方面统筹乡镇(街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力量,让专职干部带着兼职干部一起学、一起干。”巴州区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唐楠介绍。
  
  李鑫是巴州区凤溪镇纪委一名95后兼职纪检干部,熟悉财务工作。今年6月,凤溪镇纪委按照“轮案分工”相关要求,安排李鑫协作参与该镇某村支部书记饶某某套取财政、项目资金案,李鑫充分发挥自身财务管理专业能力,通过核查原始凭证、账务资料等,短短两天时间就锁定了饶某某的违纪事实,最终饶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此外,为激发兼职纪检干部参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片区纪工委动态掌握各乡镇(街道)兼职纪检干部履职情况,表现优异的向乡镇(街道)党(工)委反馈,建议优先评先选优,并将其纳入纪检干部后备人才库,作为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的重要来源。“说实话以前没有尽到纪检干部的责任,更多的是‘凑个数’。最近,通过参与案件查办,我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帮助大家,以后我将担当作为、积极履职。”说起近期的“轮案分工”经历,李鑫感到收获颇丰、信心满满。
  
  今年5月以来,全区22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积极推动“轮案分工”工作机制,兼职纪检干部目前已活跃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捞、息诉息访、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乡镇(街道)兼职纪检干部共参与打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0余个,参与案件查办95人次、处分宣布执行等其他工作31人次、息访息诉10人次。乡镇(街道)自办案件数同比增长60%,办案时长同比缩短26%,办案效率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