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讯(梁鹏仓 张琛 赵银熙 文/图)绵阳市安州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专业优势和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作用,着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连日来,该院积极响应区人大组织开展的“安州人大普法讲堂”活动,选派检察官化身“普法员”深入到乡镇,给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作普法专题授课,用检察机关办理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精准普法,警示、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牢法治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4月14日,“安州人大普法讲堂”第一讲在安州区河清镇开讲,讲座由区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姜永斌主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赵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华出席讲座。各乡镇人大主席、河清镇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到场聆听普法讲座。安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夏丹娜作为首期主讲,作了以《耕地保护离不开法治“紧箍咒”》为主题的专题授课。
授课中,夏丹娜围绕“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资源类法律法规理解与运用、耕地资源保护职责主体、落实耕地资源保护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宣讲。重点围绕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的耕地保护领域典型案例,讲解了农村基层常见易发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的情形,以及可能承担的刑事、民事、惩罚性赔偿等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同时,就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职责、涉及的主要领域,以及近年来安州检察院在耕地保护领域履行公益诉讼职责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
夏丹娜提出,乡镇政府要严格履行辖区内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基层干部要带头守法、学法、用法,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防止闲置、荒芜耕地;要建立健全“镇级田长、村级田长、巡田员”巡查机制,构建耕地保护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模式,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现象;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耕地“非粮化”行为“六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等要求,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筑牢耕地保护红线。夏丹娜对基层干部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咨询,对涉及耕地保护相关法律内容进行提问咨询,一一进行了解答。授课前,该院还给现场干部职工发送了相关法治宣传手册。
安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赵奎,对区检察院本次主题授课收到的明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检察官夏丹娜的授课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灵活将相关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紧密结合进行讲解,语言通俗易懂很接地气,帮助基层干部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疑问;区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严厉惩戒破坏耕地保护行为,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耕地保护职责,跟进监督受损耕地修复治理,为全区耕地保护贡献了检察力量。
下一步,安州区检察院将继续坚持民生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延伸服务领域,通过法治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基层一线、送到群众身边,着力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生贡献安州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