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巴中公安试点“一窗通办”改革打造优质政务服务做法

  
2022-12-20 12:16:18
     

  今年以来,按照四川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巴中公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恩阳分局试点推行“一窗通办”改革。试点改革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大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业务整合,推动“一窗审批”。一是制方案强保障。制定《公安机关“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组织领导、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细分5个方面11项工作任务,部署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动态归集、“一窗通办”自助专区建设、公安专业大厅升级改造等工作,基本完成“一窗通办”改革配套保障。二是破壁垒汇资源。打破警种壁垒、集约共享资源,按照“一个部门”统管、“一个大厅”通办、“一个中心”受理要求,逐部门逐警种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掌握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事项基数,推动所有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将户政、出入境、交管、治安、禁毒、网安等6个警种147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业务进行整合,为“一窗通办”工作创造条件。三是建窗口开新局。“一个窗口管全部、一个民警全部管”。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1个“全科”综合窗口、5 个“专科”窗口,承接公安领域全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负责受理审核、按责分办、统一出件等工作,实现政务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业务向一个窗口集中,企业和群众在公安专区可办理各类公安业务,开启“找警种”到“找警察”新局面。目前累计服务企业和办事群众8.7万人次。
  
  二、促进规范运行,实行“一套标准”。一是制定标准规范。全面梳理公安领域综合受理事项,制定完善《“一窗通办”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颗粒化拆分行政审批事项,逐项制定标准化模板,明确“一窗通办”各环节的办事流程、办理时限、要件规范,对高频办理事项推出“套餐式”服务,实现不同受理人员对同一事项的无差别受理,让审批标准、审批过程更科学更透明,让企业和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次就办好,做到办事流程清晰、结果可预期。二是实施分类审批。依据许可事项风险,实施“清单化、制度化、专业化”分类审批。实施一般事项清单化办理,由前台工作人员依据清单“审核合一”直接办理;实施许可事项制度化办理,采取前台受理与后台“一审一核”的方式统一办理;实施高危事项专业化办理,建立专家库,根据审批事项不同,在专家库随机抽取数名专家实地开展核查,依据专家核查报告意见进行审批。三是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公安领域业务受理内容、适用范围、事项类型、办理依据、申报条件等基本要素,逐项公示材料清单和示范文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白皮书”,累计公开政务信息170余条,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个个会办事”。
  
  三、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一次办理”。一是精简审批流程。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确保一个窗口咨询一次讲完、表格一次发完、材料一次收齐、内容一次审清、手续一次办结,实现了“一次申请”“一表采集”“一次办理”,累计减环节13个、减跑动75次、减时限90余天,办理环节压缩率达62%,惠及群众3000人次。二是减少限制条件。对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进行系统清理,全面取消无法定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消除审批“隐形门槛”,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一步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限。出台《“一窗通办”窗口实行容缺办理机制》,对群众申办的事项非关键性证明材料缺少或存在瑕疵时,实行先预办理再补齐材料。三是提升赋能效力。加快“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整合卫健、人社、民政等信息资源互通互联、信息共享,破除“信息孤岛”“信息烟囱”,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推广与其他部门联合审批、联合验收等方式,将部门分别办、独立办变为协同办、联合办,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大便利。加强与哈工大、华为等知名高校、企业合作,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警务服务新模式,公安政务服务90%以上实现网上办理。
  
  四、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一站服务”。一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集中授课、一对一指导、定期轮岗等方式,对公安政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技能培训,让“专科医生”成为“全科医生”,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实现“一窗通办”提供业务保障。二是优化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区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安窗口人员双重管理机制,由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负责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引进、管理、使用等,由业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同时强化督导考核机制,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效能。三是细化服务标准。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按照“一次办全部事”的标准,切实提供集成服务、靠前服务、热情服务。建立帮办辅导工作机制,开设咨询帮办辅导窗口,同时设置引导台、热线电话、自助查询系统等渠道,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在全市范围内设立30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次,受理52件,帮助群众成功办理49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刘占坤 赵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