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公安探索城区巡防改革成效凸显

  
2022-12-15 18:44:33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通江县公安局围绕城区巡防工作难点问题,不动体制、动机制,探索“三四五六七八”城区巡防改革,将警力、任务、装备整合,全力打造“扁平指挥、网格巡防、快反高效”的巡防处一体化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最大限度压缩犯罪空间,实现了警力投放、警务效能和巡防效果的最大化,城区治安交通秩序持续向好,受到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
  
  构建“三+四”巡防框架。划定三个责任区“稳住面”。以诺江、壁州、高明三个片区为界,划定三大巡防责任区域,对巡逻人员实行每日定人、定岗、定路线、定任务的实名制管理,明确巡中带械、巡中带查、巡中带助、巡中带处,形成区域警力“三角形”协防作战。设置四个屯警点“控住圈”。在红军广场、大操坝、东方广场、西门大桥四个城区公共复杂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定点屯警,与骑警、巡特警机动组两个先期警情处置队组成街面快反组,形成区域性应急处突“控制圈”。在此基础上,建立街面以交警骑警为快速支援警力、就近各执勤组快速响应的快反机制,达到“135”要求。巡防改革以来,接处警速度大幅加快,平均出警时间缩短40%。
  
  整合“五+六”巡防资源。整合五个警种“聚合力”。整合指挥、交警、巡特、警务协作、城区派出所5大警种,构建“指挥中心调度、巡特警屯点、机动警力巡线、派出所管片”情指勤一体化巡防体系,加强不断完善处置流程和快反处置培训演练,让区域警力形成联防联控协同作战,做到“快速发现、快速指令、快速出警、快速处置、快速协作、快速反馈”。明确六类目标“借外力”。根据辖区重点单位实际,明确六类重点巡防目标,其中党政首脑机关8个、学校12个、重点企事业单位13个、广场4个、交通枢纽10个、人员密集地5个。推行“巡、察、查、访、处”巡逻工作法,对各单位内部保卫力量开展常态化培训和业务指导,重大情况迅速报告,街面巡逻警力第一时间赶赴处置,确保重点部位安全稳定。巡防改革以来,街面巡逻队共接处警1327起,日均22起,自处警情1015起,自处率76.5%,派出所接警量环比下降37.9%。
  
  实行“七+八”巡防模式。划分七个重点时段“守好点”。调整勤务模式,明确七个巡防节点,白天(7:30—9:00,11:30—12:30,14:00—15:00,17:30—18:30)以交警(骑警)、城管协作为主,巡特警、派出所为辅,开展治安巡防、处置突发警情、缓堵保畅;夜间(21:30—22:30,24:00—02:00,05:00—7:30)以由派出所领导带队、巡特警、交警参与,开展酒驾醉驾、堵塞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整治和巡逻盘查。规划八条巡防路线“护好线”。根据城区地貌、道路特点,科学设置八条巡防路线,以车巡、步巡、定点执勤的方式进行穿行巡逻、往返巡逻、循环巡逻、隐蔽巡逻。形成守点护线巡面、静态守卡、动态处警、快速反应“四线合一”工作模式,做到“处警中巡逻,巡逻中处警”。巡防改革以来,主城区街面巡防警力数较改革前翻倍, 真正实现了24小时街面有警察、见警车、亮警灯,城区交通秩序得到持续改观,摩托车电动车头盔佩戴率由原来的不到40%提升到95%以上,城区交通事故发生率环比下降46%。              

 

(张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