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公安交警:“走得安全”让乡村发展之路越来越宽

  
2022-11-15 15:59:45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棕贤)
  


  “我知道,骑摩托车一定要戴头盔!”
  
  “喝了酒不可以骑摩托车!”
  
  “喝了酒也不可以骑电动三轮车!”
  
  近日,在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回答着。
  
  这是一次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的活动,荥经公安交警在这一天走进学校,向这里的孩子们讲起交通安全知识。令人欣慰的是,学校里的孩子们对日常交通安全知识非常熟悉。
  
  学校外的道路上,时不时有村民骑着摩托车经过。不远处的茶园刚刚结束了一年的忙季,村民们正忙碌着最后的打理工作……而这一切,得益于荥经公安交警常年来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所做出的努力。
  
  双语交流 让道路更加安全
  
  “现在的路好走了,骑摩托或者三轮都可以到茶地干活。”说话人是民建彝族乡副乡长、武装部长沈麒。他穿着一件反光背心,上面写着“农村交管”的字样。此时的他正在民建彝族乡警保合作劝导站执勤。
  
  每当有车辆经过沈麒就会请他们停下来,检查他们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与他一道的,还有民建彝族乡乡政府工作人员苟存刚。
  
  苟存刚是刚到民建彝族乡工作三个月的新人,与沈麒不同,他的工作是专职负责交通安全劝导。虽然是新人,但他工作起来的认真劲也不比其他人差。每天都会有一个同事与他一起来到劝导站。每当有车辆经过这里就会停下来,劝导员会上前检查,如果有超速、没戴头盔等等违规行为,劝导员总会耐心劝说。
  
  “我是汉族人,有时候会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这时候我的彝族搭档就会过来帮忙解释。”苟存刚说。
  
  在民建彝族乡90%以上的村民都是彝族人,为了让劝导员更好地与村民沟通,每天执勤劝导员的搭配总是一名汉族劝导员加上一名彝族劝导员,劝导站内的所有文字也是汉、彝双语表示。其实不仅仅是劝导站,在民建彝族乡所有的交通宣传都采用了双语形式。
  
  “过去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其实很差,有时候汉族干部前去劝导,有一些人就故意装作听不懂,看不懂。现在双语劝导就避免了这个情况出现。”荥经县公安局副局长魏杰介绍道,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汉语理解并不透彻,有了双语劝导,大家心里更亮堂了。
  
  “茶园正忙碌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在劝导站值守,还要去茶园里给大家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另外年审年检这些工作,我们都时入户服务的。”魏杰介绍起“流动车管所”的服务。
  
  “依托警保合作劝导站,民建彝族乡的交通安全宣传有了‘据点’,事实上,这样的劝导点或者劝导站在2008年起就开始设立,目前荥经县每一个村都有这样的劝导点。分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荥经县公安局副局长魏杰介绍到,不仅乡镇工作人员要在劝导站执勤,荥经交警也会在劝导站开展交通安全执法工作。
  


  遵守交规 助乡村经济发展
  
  正如魏杰所说,进入民建彝族乡后,放眼可见的交通指示和宣传都是汉、彝两种语言。无论是危险路段的警示牌还是学校、乡镇的交通安全宣传栏,都用彝文将汉字内容翻译了一次。
  
  为什么要这样关注交通安全呢?原来这和民建彝族乡自身的地理位置有关。
  
  前往民建彝族乡的道路上,有一块警示牌写着“弯多坡陡,路面狭窄,请您谨慎驾驶。”
  
  “弯多坡陡,路面狭窄就是民建彝族乡道路的真实写照。” 魏杰道出其中原委。
  
  在过去,矿业是乡里的主要产业。近些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深入人心,采矿这种对自然生态有着破坏性的产业逐渐停摆,绿色、生态的产业逐渐兴起。随着绿色生态产业兴起而兴起的,还有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
  
  民建彝族乡12000多亩茶园都分布在曲曲折折的山上,村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自然也选择了比较好走山路的摩托车,但在过去,由于交通安全意识单薄,超载、超速、酒驾、不戴头盔等等危险驾驶屡见不鲜。
  
  对于荥经公安交警而言,他们需要比过去更加关注百姓出行安全。
  
  除了日常的安全宣传外,荥经公安交警每个月还会在民建彝族乡开展至少一次的联合执法。依托劝导站,交警驻站检查及设立常态化检查点对过往车辆进行劝导。在摸清辖区车辆、驾驶人、道路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在镇乡赶集、节假日、上放学高峰、婚丧嫁娶等群众出行高峰时段以及恶劣极端天气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违法的劝导、纠正,确保辖区有违法不消除不放行、有隐患不出村,坚决把好出村、镇关口。
  
  逐渐地,“农村道路有人管、交通违法有人查、道路隐患有人治、安全宣传有人抓”的格局在民建彝族乡形成。
  
  “通过这些年的劝导,大家的意识比过去好太多了。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乡没有出现过重大交通事故。大家规范行车,日子越过越好。你看,我们这里现在有茶叶,有乡村旅游,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看着一辆辆前来观光旅游的车,魏杰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