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服端讯(滕庆 刘英 记者吴显云)2020年以来,安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足安岳实际拓展思维,以“晓柠姐姐”未成年人检察团队为依托延伸职能、创新履职,全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四川省巾帼文明岗”“资阳市十佳新青年集体”等,未成年人部门的检察官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系统思维推动保护立体化
一是重拳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果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批捕36人,起诉41人。对12个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对2名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建议适用从业禁止。严格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幅度,从严提出量刑建议,对7人适用“情节恶劣”条款建议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16人建议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1人由轻罪改变定性为重罪提起公诉,对1件行政案件监督转为刑事案件并提起公诉,有罪判决及量刑建议采纳率均为100%。
二是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涉嫌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性大的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戒,共批捕21人,起诉35人。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注重帮教矫正,不批捕22人,不起诉16人,附条件不起诉12人。对21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督促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4人,纠正混管混押、社区矫正违法8件,封存犯罪记录55人,将未成年人保护贯穿办案始终。积极融入川渝协作,与重庆检察机关协作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开展异地社会调查3次,办理附条件不起诉协助监督考察案件3件,其中1件入选“10件川渝检察协作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案例”。
三是用心呵护和多元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与妇联会签《关于融合推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保护协作。与8家单位联合设立未成年人 “一站式”关爱中心,集身体检查取证、心理疏导、询问、救助等于一体,“一站式”办理,避免二次伤害。与8家单位联合签订《被性侵未成年人“1+3”心理救助办法(试行)》,以组建1个团队,形成分级救助方式、专业救助人才库、专门救助资金的“1+3”模式解决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问题,落实法律援助、心理救助、社会化救助等6人次,帮助转学、重返校园3人,帮助11名被害人及家庭获得司法救助金17.822万元。
四是拓展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促进综合保护。以刑事案件为切入点,就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支持起诉2件、追索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费支持起诉2件。与县法院、县司法局建立协作机制,拓展民事支持起诉线索,办理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支持起诉案件3件。帮助3名未成年人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救助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就1起监护侵害案件,向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启动全市首例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并开展支持起诉,获法院判决支持,被评为“资阳市第二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秀案例”。
以监督杠杆撬动治理社会化
一是专题调研深治管理症结。注重类案分析,研判犯罪源头和发案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就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情况分析撰写未检工作白皮书1篇,呈送相关部门,凝聚关爱合力,被省检察院表彰为优秀白皮书。就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问题及新特点新趋势,撰写调研报告3篇,其中1篇获得资阳市法治大调研课题三等奖,2篇获得“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二等奖,其中1篇获省检察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撬动全市14个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
二是检察建议净化社会环境。每案倒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就相关部门未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发出检察建议1份,督促追责2人,确保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被及时发现、被侵害未成年人得到及时保护救助。深挖案件背后的犯罪源头问题,就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住宿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问题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份,推动有效整改。就校园周边食品、烟草销售、婴幼儿食品用品、用人单位违法招用未成年人等问题,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7份,整改效果良好。
三是检校协作守护校园净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覆盖30余所中小学校,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通过全覆盖电话督导、实地抽查调研、专项清理等方式,坚持不懈督促“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联合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开展教育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12977人,解聘2人,离职1人,确保将有性侵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挡在校园之外。就校园安全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份,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以多维载体突出宣传多样化
一是讲地方话。针对安岳农业大县的地域特点,精选典型案例、挖掘适合载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印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等4类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手册12000余份,设置展架,与精准扶贫政策同步入村;通过县教育和体育局、团县委、县妇联、乡村“大喇叭”等渠道入户宣传。在县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基地设立“晓柠姐姐”法治专区,进乡镇办法治教室2个,选派23名法治副校长开展宣讲108场,覆盖师生32090人,让检察宣传无盲区。
二是借融媒体。建立“晓柠姐姐说”微信专栏,办法治小剧场,传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知识;开热线,倾听未成年人心声。录制禁毒等云课堂,通过本院及县妇联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等平台推送,浏览量6万余次;录制小学生防性侵网课,通过县教育和体育局平台,覆盖全县100所学校4万余名小学师生。制作防性侵微动漫《小红帽小蓝帽历险记》,在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举办的“三微”比赛中获得“十大微动漫”等多个奖项,并被推送至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在宣讲中深受孩子们喜爱。
三是建合唱团。依托办案对涉案未成年人监护情况进行评估,细化到“一个案件一套教育方案”,落实家庭教育指导93人,发出督促监护令8份。选派志愿者5人参加“巾帼维权 柠聚力量”百千万法律宣讲活动,联合开展“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活动,结对帮扶乡村贫困学生,讲授防性侵知识。联合妇联、民政开展天府小妹微普法“护苗成长——火炬行动”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活动,指导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教师、网格员、基层民政办主任和妇联主席等向未成年人传递法治薪火,助推青少年法治宣传社会化,已组织授薪400余人,接受传火3000余人。
该院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也是检察机关的分内之责。下一步,安岳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案件办理、优化检察产品、加强部门联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