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绵阳高新区法院发扬钉钉子精神,一起案件历时9个月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变成执行完毕。
伍某申请执行西某公司劳动纠纷一案,经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作出仲裁裁决书,裁决由西某公司一次性向伍某支付工资差额、社会保险费、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5400元。裁决书生效后,西某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伍某遂向绵阳高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理后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执行裁定书、报告财产书等法律文书,然而西某公司依旧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义务,案件陷入困境。
法官认真翻阅卷宗资料,对西某公司名下财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到西某公司虽然是B市的重点企业,却常年在A市办公,于是先后三次去往西某公司办公地了解情况。然而其账户上无可供执行的资金,名下在外省有两宗大型资产但均已被其他法院查封,法定代表人章某也无法联系。
在向申请执行人说明案件情况后,他对法院工作表示理解,至此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然而执行法官决定从法定代表人入手,了解到法定代表人不固定时间会回公司处理业务,于是每逢去A市调查其他案件时,执行法官都去西某公司办公地,一次、两次、三次......在第N次的时候,终于见到法定代表人章某。经过协商,该案执行完毕。(刘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