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通川公安:构筑全警“三圈”防火墙 延伸“八小时之外”监督触角

  
2022-08-11 15:45:45
     

  日前,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分局围绕争当“三个标兵”、深化“三个持续”、实现“四个进一步”的目标,紧盯全局民辅警“八小时以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监督管理,深化家风建设,推动全区公安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着力锻造一支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过硬公安队伍,确保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
  
  筑牢制度篱笆,当好监督管理“监护人”
  
  通川公安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一是“逐级式”监督,确保一贯到底。严格落实“六必访六必谈六必清”制度,局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谈,党委班子与分管部门负责人谈,部门负责人与部门中层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谈,部门中层干部与管带民、辅警谈。“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把谈心谈话作为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确保队伍绝对稳定。二是“清单式”监督,保障精准有力。本次教育整顿时间紧、任务重,通川公安紧紧围绕教育整顿方案5个方面28项问题,通过每周列出监督清单,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实行“台账式”、“销号式”管理,确保监督任务不漏项、不重项。三是“自查式”监督,激发自纠动力。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针对队伍中发生的突出违法违纪问题,通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剖析自身原因、找准症结,进一步激发自纠动力。
  
  深化制度执行,当好监督管理“细心人”
  
  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盯紧全局民辅警“三圈”,全力促进队伍纪律作风转变。一是摒弃陋习,留心“朋友圈”。在全局营造自觉远离“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袍哥”文化,与社会上行为不端、素有劣迹的人员拉帮结伙,称兄道弟的交友行为,鼓励全局民辅警建立正能量的朋友圈,绝不从事与身份不相符的活动。二是携手警属,盯紧“生活圈”。健全家庭联系走访制度、建立警属微信联络群,发挥好警属最直接、最用心、最有效的监督作用,重点对朋友圈、社交圈复杂,沾染“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江湖习气和八小时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严格等6类突出问题民警的警属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沟通,共同做好民警的监督“过滤网”。三是丰富生活,净化“社交圈”。分局工会、妇委会积极筹划“警心映党徽、喜迎二十大”七一表彰暨主题演讲活动,开展“拼搏奋进、荣耀通川”部门篮球比赛及“巾帼绽芳华,喜迎二十大”工会活动,促进广大干警身心健康,激发工作热情,活跃警营氛围,缓解民警工作压力,引导干警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化制度意识,当好监督管理的“铁面人”
  
  以案为鉴,持续推进从严管党治警,对发现的问题不遮丑、不护短、不文过饰非。一是警钟长鸣,强化“红线”意识。深入一线所队,持续开展“清风警营·送廉到所队”廉政教育活动,现场对党风廉政建设社评工作进行抽查。组织全局民警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家道》、《警钟》,召开专题会议剖析分局内部发生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持续向分局各部门发送《六项规定》禁令铁规信息,进一步强化民警、职工、辅警底线思维。二是开门纳谏,拓宽收集渠道。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警属代表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针对队伍管理突出问题,征求意见建议。同时深入到基层一线的乡镇、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深入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线索,拓宽收集渠道,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三是严肃问责,从严监督执纪。强化监督问责,开展“一案双查”,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对队伍出现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问责。同时深化“督察110”智能监督,综合开展警情处置、案件办理、涉案财物、警风警纪等网上监督,严肃查处违反公安部“六项规定”、违反“枪车酒赌毒密网”规定的行为,严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警令不畅等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减少民警、辅警违纪违法风险。
  
  (夏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