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做优做实普法工作

  
2022-07-22 14:45:58
     

  近年来,达州市公安局大力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做优做实公安普法工作。202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达州市公安局“2016—2020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
  
  坚持党委主抓,构建责任体系
  
  市公安局局长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市公安局执法管理委员会”,每月听取公安执法工作情况报告,研究解决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重要事项。扭住班子建设这一关键点,建立“一把手”亲自研究、分管领导强力督导、班子成员齐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市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定期听取法治公安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党委委员按照联系分工不定期对联系县(市、区)局和分管部门履行法治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坚持标准指引,构建监督体系
  
  推动市政府出台《达州市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44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销账。根据实战需求分类分册编撰《达州公安执法实战手册》,制发《达州市公安局机关执法办案权责清单》明晰执法权力边界。建立警情案件“双清”机制,“一体化、智能化”案件管理中心和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完成率100%,建成集法、检、公、财政和其他行政执法单位于一体的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实现了涉案财物的集中管理科学流转依法处置。全省率先完成“执法工作五项改革”任务,自主研发的“行政处罚均衡量罚系统”入选“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全面推行“又多又快又好”办案机制,完善“法、检、纪、司、律+公安”协作机制,提升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打处质效。
  
  坚持全时全域,构建宣教体系
  
  争取党政支持,建设成市禁毒教育基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学校、廉政教育基地等多处法治教育场所。以“七五”“八五”普法为统领,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不断强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普法宣传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结合“宪法宣传周”“学雷锋月”等活动,以“4.15”“5.15”“6.26”“12.4”等主题宣传日为抓手,以网络、电视、禁毒教育基地、主题公园、乡镇文化站等为依托,深入宣传宪法法律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使广大群众受到形象生动的法治教育。通过“双微平台”、手机短信、户外电子屏等将法治文化宣传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强防电诈、防拐、禁毒、防恐、防邪等宣传,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坚持护航发展,构建服务体系
  
  着眼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参与制定《加强党的领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依法服务民营企业保障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出台《依法保障和服务达州市创建秦巴金融中心10项措施》《保障和服务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20项措施》,让公安职责和任务融入到全市重大项目实施的全环节、全过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调研全市“6+3”重点产业和“5+5”现代服务业情况,主动排查化解涉企、重点工程风险隐患。全力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发展大局,市、县公安机关分别与重庆8个毗邻地区建立警务协作机制,相邻乡镇所队签订“平安边界联防协议”,共筑安防屏障。依法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配合做好疫情防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坚持育警提能,构建支撑体系
  
  与达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达州开放大学共同建设“达州枫桥学院”,拟将政法干警、基层治保组织和社区人员纳入法治治理培训中。甄选优秀法治民警到检察机关随岗学习,提高案审水平。扎实开展全警练兵活动,坚持训练和警务实践紧密结合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在全省公安机关民警法律应用能力大比武中斩获团体第三名的佳绩。出台《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办法(试行)》,对通过考试人员分别记三等功一次,纳入全市法治人才库,在同等条件优先晋级晋职,鼓励全市民警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养,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人数和比率均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孙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