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讯(唐玲玉 吴杰 记者吴显云)昨(13)日,记者在乐至县法院获悉,该院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抓手,直面案件量逐年增长的新常态与乡镇法庭辐射不全的老矛盾,着力解决“乡村振兴法治团队紧缺、基层司法服务人手短缺、机关法官基层经验欠缺”三大难题,创新设立“小镇法官”工作室。
一是一镇一特色建“小镇品牌”。结合乐至“陈毅故里”“绿色桑都”等特色品牌,在未设立法庭的乡镇建立14个“小镇法官”工作室,紧扣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紧切群众司法需求,协助开展“故居5A级景区打造”普法宣传2场,针对蚕桑基地土地流转及春蚕养殖、售卖等开展巡回审判7场,通过院坝调解、集中释法等方式化解各类纠纷16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推动上半年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31.97%,实现诉源治理阶段性目标。
二是一人一团队解“小镇难题”。以“小镇法官”为中心,将服务团队扩展至法庭、司法所、检察所等主体,开展基层治理联席会议8场,制发司法建议3份,结合群众生活习惯,确定每月最后一个“逢场天”为集中咨询日,定点受理集中咨询19场次、提供法律咨询及专业解答320余条。拓宽乡镇审判力量瓶颈,“小镇法官”联合法庭就地处理疑难案件7件,改变以往审判格局,在减轻群众诉累与优化法庭专业结构上实现两全。
三是一月一行动优“小镇治理”。结合“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方案,“小镇法官”深入群众,进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等为1200余人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整治养老诈骗等法治宣传8场,为5名离异家庭儿童实施生活帮扶、心理疏导;深入24家涉案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法治体检”,反馈规避法律风险建议22条;结合农旅发展、惠民政策,开展春耕“大走访”、赠送法治大礼包活动3场,先予执行涉报国寺村360余户安置房建设项目及良安镇大宗油料生产基地项目涉案土地,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优化小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