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实事”架起干群“连心桥”

  
2022-07-12 11:33:02
     

  本报讯(记者 杨棕贤)今年来,雅安市荥经县委政法委积极创新举措,从掌握民情、解决民忧、顺应民意三方面入手,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十百千”工程部署,积极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奋力提振“大干快上”荥经状态,以帮群众办好“微实事”架起干群“连心桥”,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拓宽渠道掌民情,精准施策铺“桥基”。每月至少1次深入联系村(严道街道上虎村、古城村)检查指导工作,每年至少调研4次。班子与联系村两委班子面对面座谈交流10次,详细了解两个联系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推进平安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管控等社会治理情况,确定帮助项目及措施。组织政法委机关党员、干部实地走访群众54次,详细收集群众所思所盼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8条,通过走访调研,对严道街道上虎村、古城村18户联系户采取“1帮1”方式,结成帮联对子,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精准掌握联系对象生产生活和家庭情况,落实帮护措施,精准进行帮护。安排干部职工到联系村开展震后安全排查3次。不定期到联系村开展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活动,结合“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用“接地气”的语言给联系村干部群众宣讲党代会精神。
  
  想方设法解民忧,凝聚力量建“桥墩”。群众反映上虎村一组涵洞处污水排放受阻外溢、臭气熏天,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县委政法委知悉后,立刻安排干部到联系村了解情况,由于污水排放涵洞太狭窄,造成污水排放受阻,考虑到如遇持续性强降雨,可能会导致涵洞超水位,为避免水漫涵洞、堤堰溃塌造成严重灾害,亟需泄洪,保证联系村群众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在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与联系村商量,制定改扩建方案,及时进行改建,解决了困扰上虎村一组群众多年污水排放和泄洪问题。荥经县委政法委通过上门走访摸排,了解到古城村经多方筹集资金安装了44盏路灯,但苦于没有维修资金,部分路灯坏了都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群众身边无小事”,针对这一问题,荥经县委政法委迅速行动,立即与联系村进行联系,启动了路灯维修、更换工作,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的问题,为村民出行营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加强与联系村对接,指导联系村探索实行党组织引领下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分别就种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打造“一批”基地。充分利用郊区区域优势,结合乡村旅游,探索打造“一批”庭院经济,利用村民家的院子开发民宿民居、体验播种、采摘等特色项目,让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让“产业”独具“特色”,让“特色”服务“产业”,从而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一户一案顺民意,解决难题架“桥面”。荥经县委政法委全体党员、干部每月到帮护联系户家中实地了解近期生产生活和家庭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方案”帮护措施,协助规划产业发展和增收项目,帮助他们想点子、找办法,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党心换民心,处成“一家人”。村民刘某学开网店售卖砂锅,资金周转困难,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帮助刘某学办理7.9万元低息信用贷款,较刘某学原来贷款渠道相比,每年节省利息3000余元。 “一户一方案”对重点人员还定有特别的帮扶措施,比如,对于患大病的,制定帮助找医院、医疗报销等方面措施;对于患慢性病的,制定帮助看病拿药、办理慢性病卡、医疗报销等方面措施;对于高龄、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制定协调子女赡养、落实养老保障政策等措施;对于在校生,制定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状况、定期向在外务工的家长反馈等措施;对于重度残疾人,制定协调落实家政服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