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棕贤)近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及时劝阻一起贷款诈骗案,帮助群众止损25000元,护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原来,群众马某因妻子生病住院急需用钱,遂在网上申请贷款,在客服的诱导下下载了一款仿制花呗的APP,根据对方提示输入身份信息后,却被告知身份证号错误,贷款系统需要验证其信息,要求马某转入2.5万元现金进行验证。
马某想到妻子手术在即,走正规渠道贷款已经来不及了,索性死马当活马医,从银行卡中取了现金准备转入该APP,正要转时,马某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反诈宣传单,便带着现金来到东城派出所咨询值班民警。
值班民警告诉马某,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骗子以“低利息,高额度,快速到账”等字眼,诱骗受害人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贷款,随后编织各种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费用,通常以刷银行流水、资金被冻结、银行卡异常需要缴纳费用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当受害人将钱打入对方账号以后,骗子就会立即消失。好在马某心存疑虑并未第一时间转账,又及时到派出所咨询民警,避免了资金损失。
雨城公安提醒广大群众:正规的贷款都有合法合规的流程,手续过于简单可能是诈骗。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警惕:
1.贷款多数情况下,分地区、分个人信用资质,异地贷款、传真办理的很可能是诈骗。
2.贷款机构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只有网页和电话号码的都是诈骗。
3.通过微信、QQ和短信等推介网络贷款的,很可能是诈骗。
4.贷款前先交钱的一定是诈骗。
5.让你扫码支付或是点击不明链接填写信息的一定是诈骗。
6.让你将钱打到陌生个人账户或对公账户的一定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