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棕贤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这个目标,石棉县法院围绕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并根据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件区域分布等因素,从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入手,全力打造“一庭一品牌”。其中,安顺法庭和美罗法庭特色品牌打造已初具成效。
安顺法庭干警均为90后,平均年龄不到27岁。法庭以传承红色血脉,延伸司法服务为宗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辖区每一个角落。美罗法庭从法官到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全部由女性组成,这也是石棉县法院首个女子法庭。旨在充分发挥女性温柔、耐心、细致的优点,践行柔性司法,以更好地服务一方百姓,促进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
安顺法庭和美罗法庭近三年收案965件,审结941件,结案率为97.51%。案件类型主要以传统民事案件为主,其中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买卖合同、金融借款合同、劳务合同等纠纷占主要比例。
诠释司法担当 “青年法庭”探索“法俗”融合解纷新路径
在大渡河畔,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九零后,他们在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化解纠纷;他们受理环境资源案件,还老百姓一片绿水青山;他们积极延伸司法职能,面向青少年普法……他们,就是石棉县法院安顺法庭的青年干警们,这群九零后“拿出“实招,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
“穿上法袍就不能辜负人民。”在安顺法庭负责人李永鑫看来,他所经手的每一起案件不仅仅是业务与责任,更是当事人对未来的期望,甚至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所以只有以公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以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李永鑫觉得才能对得起“法官”这个称号。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九六年的书记员赵磊,他表示,法律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人民群众维护权利和利益的重要法宝。只有秉持初心,才能不负头顶庄严的国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
安顺法庭辖区居住有彝、藏等少数民族2.3万人,涉少数民族纠纷约占全庭案件的50%。为妥善化解少数民族纠纷,青年法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善良风俗,巧借外力,引入“路吉达刻调解”“德古调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兼顾法理情,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机制建立以来,共邀请德古、路吉达刻调解涉少数民族纠纷78件,涉少数民族纠纷调解率从2019年的39%提升至今年的83%。
青年法庭成立以来,立足传承与服务,聚焦弱势群体,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司法着力点,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提供了青年智慧。一批批案件的高效审结,一件件实事的稳妥办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青年温度与青春靓度,彰显了青年干警不怕辛劳、积极向上、司法为民的青年风采。
巾帼不让须眉 “女子法庭”打造家事审判新特色
在雅安市石棉县美罗镇,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组成这道风景线的,是四位女性……她们有人一手挽裤腿、一手握卷宗,脸上挂满晶莹的汗珠;她们有人大步向前、徒手擒人,脸上挂满无畏与正气;她们四个人在头顶法徽、手持法槌时,脸上都会挂满严肃和坚毅。她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罗女子法庭。
美罗法庭辖区的“一镇两乡”(美罗镇、迎政乡、丰乐乡)属于农村地区,赡养、婚姻纠纷类家事案件较多。针对留守的妇女、儿童、老年人较多的情况,石棉县法院成立女子法庭,用女性的细腻、温柔、严谨、有亲和力等特质,专业从事家事案件的审判工作,用有温度的服务,更好地关心关爱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老百姓从一件件个案中获得的切身体会。”美罗法庭负责人邓颖告诉记者,由于人口结构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因此法庭受理的案件主要以传统家事纠纷和邻里纠纷为主。针对这类案件,法庭充分发挥法官调解艺术,形成了“微笑—倾听—疏导—修复”的柔性执法四部曲工作方式。
人民法庭,既是司法系统最基层的“触角”,也是联系群众最前沿的“阵地”,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美罗法庭对所有涉及老年人的案件,一律采取上门送达、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的工作方式,将法庭直接开到老年人家门口,最大程度的方便了老年群众,为公平正义增加了一份温暖关怀。除次之外,法庭还充分利用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小程序进行网上诉讼,减少诉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公平正义的司法便捷。
妥善化解纠纷 维护辖区一方稳定
干警:“钱他也给了嘛。”
当事人:“给了,这个调解我们也非常满意,感谢你们。”
干警:“你们满意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这次简单的对话是安顺法庭对案件进行回访的一个缩影,做到“结案”,更要“事了”,让当事人“带事而来,满意而归”。
今年春节前夕,7名外出务工人员来到安顺法庭寻求法律援助,他们在外地务工后,只收到老板打的一张欠条,希望法庭能够在年前帮他们要回工资。受理案件后,法官及时联系到了工地老板并向其明理释法。为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安顺法庭组织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调解,在微信中运用“云上法庭”小程序进行“面对面”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工地老板在春节前支付了劳务费。
法庭是人民法院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的前沿阵地,是老百姓解决矛盾纠纷的“前哨站”。针对黄果柑买卖纠纷问题,安顺法庭设计了一期专题宣传小册子,详细介绍了买卖中遇到的纠纷以及解决方式,还附带了欠条模板,切实为果农提供了法律服务,有效降低了黄果柑买卖纠纷数量。
为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安顺法庭通过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发挥智慧法院功能,积极打造“互联网+”审判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线上办理诉讼业务、利用网上立案、远程庭审、智慧执行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定纷止争。
埋下法治种子 多措并举开展普法活动
“在这起校园内侵权责任中,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在法庭开放日上,美罗法庭法官助理巨敏抛出问题后,现场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近一个小时的活动结束时,学生们还意犹未尽。
原来,美罗法庭针对未成年人开展 “播种计划”法治活动,通过法庭开放日、法治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在未成年人心中埋下尊法、守法的种子,丰富其文化世界。“公平正义对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概念,但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能更实际、直观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巨敏表示,这些努力将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在其心中埋下法治思想和法治素养的种子。
不仅如此,美罗法庭还针对老年人开展“夕阳红之歌”的法治宣传活动,着重对有关老年人权益维护的法律进行宣传,并将防诈骗宣讲贯穿法治宣传始终,提高其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守护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定。
针对妇女,在法庭设立“康乃馨家园”妇女权益维护点,为辖区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帮助和保护,通过定期邀请成功女性作讲座、宣讲婚姻家庭法律规定等方式引导辖区女性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美罗法庭特征鲜明的宣传活动在服务辖区形成了一股“潮流”,法庭成立两个月内总共收到了多次法治宣传邀请。收到宣讲邀请给了法庭很大的工作动力,法庭订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半年内,将法治宣传服务精准推送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所学校,形成一个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人民群众维护权利和利益的重要法宝。石棉县法院安顺法庭和美罗法庭以群众满意度为初心使命,聚焦为民服务,以民生为本、民愿为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石棉县法院还将有更多的基层法庭采用新思路,尝试新方法,逐渐健全、完善机制,用法治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守护群众公平正义,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