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四个属性”建强“四型机关” 为开启宜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2021-05-25 16:19:17
     

    2019年以来,机构改革重组后的宜宾市司法行政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在履职尽责中加速融合,在服务大局中加快发展,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强力推进“四型机关”建设,为开启宜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把牢政治属性,学悟思想比忠诚,建模范政治机关铸“魂”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固本培元,增强政治自觉,锻造忠诚铁军。一是从“实”学深理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扎实开展学习,坚决杜绝“散”“浅”“虚”。突出“头雁”效应,建立班子成员下沉学习制度。突出考核督促,定期组织理论知识测评,建立交叉学习检查制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从“心”淬炼党性。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申请书、重走长征路三大活动,回顾初心、牢记初心。开展党课讲、比赛讲、分享讲、开门讲身边榜样、先进典型、系统英模三个故事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榜样促提升。开展“2·12”“8·19”专案大讨论,深入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念好紧箍咒,解决思想问题,提升政治素养。三是从“严”建管队伍。紧盯机关、案件、行业顽疾纠治不松劲,深化问题查纠,坚持靶向整改,健全全覆盖谈心谈话机制,形成“三亮九谈”、一对一心理疏导等工作法,印发《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建立局机关科级领导干部内部轮岗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全局树立“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在思想头脑上保持清醒,在政商关系上保持“亲”“清”,在人际关系上保持清爽。
  
      二、把牢法治属性,厉行法治增效能,建法治示范机关扬“威”
  
      始终把“弘扬法治、厉行法治、维护法治”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坚定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走在前、作表率。一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准确把握市委依法治市办职能定位,紧扣“1+4”总体工作布局,履行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职能,当好依法治市工作的策划员、调度员、督导员、考评员、施工员,做好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定执行者、坚决捍卫者、忠实践行者、积极推动者。二是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推进依法行政,在全市10个县(区)政府所在地司法所试点推行服务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采用“233”模式推动“智慧执法”平台建设。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深化府院联动。三是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拓展延伸“法律十二进”,组织全市3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法治考试,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广泛开展各类法治示范创建,不断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新常态。
  
      三、把牢人民属性,全心为民办实事,建人民满意机关塑“形”
  

      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热点、难点和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当好群众“勤务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认真梳理43项公证事项以及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申报等审批事项,确保全市政务服务事项进入一体化平台运行,网上申请和省市联审100%,实现政务服务“线上送手中、线下送门口”。二是做好法律“服务员”。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共享型“城乡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着力提高法律服务实效,对法律援助案件全面实行“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近三年来,累计受理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32万件,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共计3.01亿元。三是干好基层“治理员”。加强全市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法律顾问+村社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基层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建立四川省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在全省首创社区矫正“队建制”管理模式,探索实践刑释人员“2+1”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交流。
  
      四、把牢社会属性,服务中心开新局,建优质服务机关强“筋”
  

      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一是谱写法治宜宾建设新篇章。按照宜宾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宜宾”的“十四五”发展目标,聚焦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紧扣宜宾法治建设实际,精心组织编制《法治宜宾建设规划》《宜宾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宜宾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一体推进法治宜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打造川南法律服务高地和长江上游区域法律服务中心,不断提升区域一体化法治水平。二是书写平安宜宾建设新答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清仓见底”工作要求,加强律师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指导监督。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创新建立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健全矛盾纠纷动态排查预警机制,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叙州区柏溪司法所等4个司法所被授予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三是构建保障宜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坚持高质量发展,今年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2025年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部署要求,聚焦“三江新区”建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双城”建设、民生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及时制定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深化川南律师法律服务联盟建设,在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设立金融、建设工程仲裁院,积极打造三江新区法务区,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系宜宾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市司法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