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检察院扫黑除恶有“绝招”

  
2021-04-30 11:01:09
     

3年办理3起省级以上挂牌督办案件
  
大竹县检察院扫黑除恶有“绝招”

 


审查起诉过程中,专案组需要整理阅读大量的案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蒋京洲 文/图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三年来,大竹县检察院办理了2起省级挂牌督办案件、1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不仅高质高效办结了案件,还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进行了有效治理,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这是全院干警的努力成果。”大竹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刚告诉记者,3年来,该院共批准逮捕涉黑恶犯罪19件60人,起诉5件79人,均做到了诉判一致。
  
  □ 检察长带头办案
  
  实施“七单必清”审查法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万源市的一些群众无不谈“吕”色变,这个“吕”指的是吕某波。就连母亲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也往往借用吕某波的名号——“再不听话,吕某波就要来抓你!“
  
  吕某波,便是这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涉黑案件的“主角”。“强迫交易、开设赌场、非法拘禁……吕某波盘踞万源城区及周边10余年,其关系网、‘保护伞’盘根错节,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陈刚告诉记者。
  
  经指定管辖,吕某波涉黑案由大竹县检察院办理。由于案件时间跨度长、事实证据庞杂,导致办理难度很大。为此,大竹县检察院组成专案团队,由该院检察长担任专案组组长。专案组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逐案提出表格式取证意见500余条,推动深挖发现涉黑主犯吕某波10余年来的120余起违法犯罪事实,并锁定了该涉黑组织的基本框架。
  
  为确保检察环节办案无差错,大竹县检察院创新实施“七单必清”审查法。该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李虹向记者介绍,“七单”指的是否存在需追捕追诉的清单、是否存在需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监督没监督到位的清单、是否存在“打财断血”问题清单等七项清单,对案件中各项问题进行审查,一目了然。
  
  通过清单式审查,专案组对证据不充分及证据瑕疵边审边补,在两起省级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中制作了70份详细清单同步移交,补充收集证据300余份,审查起诉环节用时20余天即提起公诉,制作的起诉书被全省推广。
  
  □ 精准“打财断血”
  
  办案的同时推进社会治理

  
  “办理黑恶案件,如果‘打财断血’不彻底,整个犯罪组织就可能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陈刚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量,大竹县检察院在办理黑恶案件过程中提出“经侦先行”,建议县委成立涉黑资产查处领导小组,让案侦、经侦并行协调,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组织的经济命脉。
  
  “经侦先行”成果卓著。在吕某波涉黑案中,检察机关追加查扣涉案资产5000余万元,对关联洗钱犯罪的2人建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向纪委监委移送涉“保护伞”“关系网”线索30条,办理涉“保护伞”职务犯罪案件2件,并推动查处多名涉案公职人员。
  
  此外,大竹县检察院在案件办理中坚持“一案一分析、每案必建议”,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20份,并邀请县人大常委会对重点办理单位进行专题视察,跟踪督促整改落实,促进堵漏建制,牵头督促整治十大行业乱象,有效促进平安大竹建设。
  
  例如,在办理文某涉恶案过程中,大竹县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促进县纪委监委及组织部门处理相关人员13名,推动县委出台了《未成年人防控联动工作机制》。陈刚告诉记者,该机制着眼于学校、家长、妇联、关工委、市场监管、科教文卫等多方、多部门联动,瞄准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环境治理,旨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后来,该检察建议被评为全省优秀检察建议。
  
  据悉,大竹县检察院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总结专项斗争中的经验做法,先后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反馈、提前介入、重大案件协商等10余项机制,努力通过建章立制推动长效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