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2021-04-15 15:46:13
     

  本报讯(李月萍 记者 杨棕贤)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全面增强我市司法行政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近日,雅安市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实际,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人民需求为方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化解一批矛盾纠纷、畅通一个“援助绿色通道”、推进一批便民活动、举办一场法治宣传、实施一次法律会诊、落实一批服务行动的“6个1”活动,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质效。
  
  人民调解“暖民心”。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护民活动,发挥人民调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指导各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企业、工地,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实现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124件,调解成功3074件,调解终止4件,调解中45件,引导分流1件;调解成功率98.40%。
  
  法律援助“舒民心”。开展法律援助惠民活动,开设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34件,提供法律咨询2681人次。
  
  法律服务“润民心”。履行公证服务承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网上、线上服务平台,开辟公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证事项适当减免费用办理,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民、利民的待遇。今年以来,全市办理公证1230件,上门服务23件,节假日加班办证29件,减免公证费2件。
  
  法治宣传“入民心”。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组织开展“法治大讲堂”“送法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推动法治雅安 平安雅安建设提供强大法治力量。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81次,举办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法治大讲堂、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131场次,受教育4960人,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1次受教育46827人;举办法治专刊41期,印发法制宣传资料76550册。
  
  法律会诊“顺民心”。持续完善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法律会诊”,切实满足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目前,全市培养法律明白人5900人,开展法治宣讲512次,提供法律服务1856人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13件,帮助依法维权11人次。
  
  服务营商“惠民心”。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采取普法讲座、现场咨询、座谈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开展“订单式”法律体检。紧扣重大项目投资、重点工程建设,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民营企业有效预防、化解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治企、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规范民营企业管理,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77,培训577人次,接受涉企法律咨询126人次,审查企业合同5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