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许尔斌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坚持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嘉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抓手,以《四川市县法治指数》为指导,强化认识,科学安排,周密部署,查找薄弱环节,增添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有效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组织保障高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强化组织。及时调整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并逐一明确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目标任务;分解落实9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以此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
定期报告。坚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党委报告制度,定期反映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落实职责。积极抓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第一责任人年终述法全覆盖,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听取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会议带头学法。
坚持依法治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区政府依法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并指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严厉打击危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行为。
在依法防控中推动依法治理,开展疫情防控中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配套制度,推动乡镇应急机构规范化和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深化相对集中审批权改革上,实行“分步走”部署,按照“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逐步实行行政审批权的相对集中,完成和省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有序规范权力运行,区委编办和区司法局发文启动年度区级部门(单位)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汇总形成了区本级年度权责清单。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药品化妆品监管。强化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加大重点产品行业整治力度,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推动“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营商通”平台,实现“多次办”到“一次办”的转变,改进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开展助企融资解困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完善机制体制切实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落实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明确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的程序和范围,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区司法局和区法律顾问团的参谋顾问作用,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常态化,政府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法制审查全覆盖。
强化决策信息公开,严格管理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专栏,依法公开决策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区法治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对全区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通报。建立府院联系制度,为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行政审判水平,加强行政案件诉源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规定,区政府按要求向市司法局、区人大备案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贯彻区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三统一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等多项制度,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关、备案关和清理关,维护国家法律和政策统一性,加强执法监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制度建设,从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执法监督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等各方面制度相继建立,对执法证件实行备案管理。
完善执法裁量标准,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标准体系,严格落实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空间。加强监督管理,持续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双随机、一公开”专栏,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平台管理。落实行政执法年度报告制度,执法部门每年向区政府报告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网上同步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强化权力监督推进政府权力运行规范化
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按时向党委、人大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法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积极支持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做到尊重并服从法院生效判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
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定期听取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工作情况报告,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强化社会监督,重点行政执法单位均开通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网上举报通道,政府及部门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对网友反映的问题或新闻媒体报道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调查处理,并及时在网上如实公开回复。
着眼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结案等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建立疑难重大复议案件行政复议委员会、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三方联动审查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果;强化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区司法局与区公安分局联合拓宽“公调对接”组织建设,在公安派出所设立19个调解室,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涵盖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律师专业调解作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紧贴区城市建设发展实际,区司法局与区房管办、市房管协会等单位,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