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三项建设”  构建“四大平台”全面筑牢“红色旺苍、中国茶乡”法治基础

  
2020-12-01 17:36:39
     

  旺苍县法学会
  
  旺苍县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精神,狠抓政治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三项建设”强化会员管理,搭建专家库、宣讲团、志愿队、“三级”法律服务“四大”平台,促进会员作用大发挥,为建设“红色旺苍、中国茶乡”贡献了丰富的法治智慧,全县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浓厚,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着力“三项”建设,强化会员管理

  
  一是政治建设铸魂。始终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切实承担起引导全县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组织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行动对标。自2018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旺苍县法学会党组”以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法学会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有效确保了全县法学工作朝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二是制度建设立规。探索建立了《旺苍县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旺苍县法学会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中国法学会会员管理办法旺苍县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逐步构建起体系完善、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程序严密的管理运行机制,将分散在各单位的会员力量有力地组织起来,形成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良好局面。三是文化建设塑形。深入挖掘旺苍厚重的红色文化,结合新时代对法学会员的新要求,打造旺苍法学“求实创新、勤奋坚韧、奉献乐观”的文化品牌。创新方式,依托治城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建设法学会“会员之家”,除了常规的法学沙龙、书画比赛等活动,县法学会还组织会员积极加入社区服务志愿队,为特困老年人、留守儿童提供诸如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以及学习辅导等贴心服务。“娃娃每天放了学还可以在社区安心做作业,还有老师辅导,感谢你们了!”辜佳豪的奶奶拉着会员们的手说。针对一些重大会员活动,主动邀请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法学会重要会员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将会员工作成果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推送,在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会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经过系列举措,全县法学会员宗旨意识更强,创先争优热情更高。会员母新民被评为“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先进事迹荣登《人民法院报》;会员彭孝军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市总工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彭孝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会员赵超被表彰为2017年度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会员李甫文被表彰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会员李娟获在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中获二等奖并赴桂林作报告。
  
  二、构建“四大”平台,促进会员作用大发挥
  
  一是以发挥法学法律专家库作用为重点,全力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建立起以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行政执法干部以及政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学法律专家库。逐步健全专家库成员联系包片、定点坐诊、派出接诊、适时会诊等制度,积极参与全县重点疑难案件化解、重大法治课题调研、重大项目建设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上半年,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库成员参与2起信访疑难案件化解,取得实质性成效;参与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等3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参与制定了《关于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服务业发展的法治保障”等4次专项课题调研。县法院李娟、刘芊所撰写的《基层法院化解涉贫纠纷的研究》荣获第七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征文优秀奖。二是以组建法治宣讲团为牵引,全力推动“法治旺苍”“平安旺苍”建设。精选政治素养好、法律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法学会员,组建法治宣讲团,结合“法律八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民法典等为重点,深入县乡(镇)党委中心学习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专题讲座。今年以来,开展重大宣讲活动13次,为全县疫情防控和“七五普法”收官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三是以成立法律服务志愿队为抓手,全力助推法治扶贫。成立法律服务志愿队,为97个贫困村配备了志愿法律顾问,为292个非贫困村聘请了专职法律顾问。将全县1.7万建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帮扶范围,指派专人分片包干提供志愿服务,让贫困户“挺得起腰杆、打得起官司”。扎实推动法治扶贫“五个一”工程,在贫困村全覆盖建立了法律服务工作室、法治宣传专栏、法律图书角、法治文化长廊等,营造了群众“休闲普法、抬头见法”的社会氛围。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卡”,利用热线和网络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2016年以来,全县共受理贫困户申请法律援助案件620余件,诉讼费用“缓减免”70余件,涉及资金140余万元。组织相关部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矛盾纠纷化解、农资制假售假等专项行动,法治力量护航脱贫攻坚更加有效。2019年以来,针对各类违法行为共计立案查处149件,结案142件,处罚款81.7万元。(东河镇百丈关社区的许某某是一名多年上访群众,每到重要节点,他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他自己委屈,基层干部苦恼。县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对他的问题进行会诊,了解到他家的实际困难,按程序将其纳入司法救助范畴,许某某感激不尽,多年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四是以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为支撑,全力延伸法学会工作触角。按照省、市法学会的统一部署,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深入推进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2018年底,建立了县法律服务诊所1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38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室225个。今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及时对乡(镇)、村(社区)法律服务站和法律服务室进行了调整或重建,目前全县建设法律服务站23个,建成率100%;建设法律服务室194个,建成率为75%。法律服务站(室)充分整合基层干部、法学会员、“两所一庭”以及“五老人员”等力量,围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等,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的法律服务。近年来,全县法律服务站(室)立足当地、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在研究基层、服务基层上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治城社区依托法律服务室,探索“三线一点”“三聚焦三精准”等基层治理工作法,构建法治、平安、和谐幸福“红军城”。嘉川镇建设智慧法律服务站,实现重点矛盾纠纷远程联调,服务脱贫攻坚,保障中心工作。木门镇柳树村,创新“新乡贤调解机制”,发扬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园区建设,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