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纪实

  
2020-11-26 17:38:25
     

  赋能法度 奋力描绘新时代法治西充建设美丽画卷
  
  ——西充县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纪实



  西充县委书记张光全(左三)带队深入基层调研
  

 


  检察官在多扶镇开展田间地头法治扶贫



  双龙桥村调委会组织调解矛盾纠纷


  
  许尔斌 本报记者 牟廷河 文/图
  
  记得住乡愁、能饱览中国西部生态田园最美风光——这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西充县。这里被誉为“忠义文化”之乡和南充市生态后花园;这里是中国民主同盟先驱、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张澜先生的故乡。如今,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一座座新城新区拔地而起,一排排新村新居华美呈现,好一幅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共享安居的美丽画卷。
  
  这一切,离不开西充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大抓“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努力。西充县用一个个卓有成效的“法治产品”护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通过奋力追赶,跻身于全省法治先进县和全国法治先进县行列。
  
  近年来,西充县大力赋能法度。坚持依法治县为统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的“法治西充”建设,使该县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为西充“争当有机农业排头兵,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产城一体示范区”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
  
  ■ 政治站位更有高度
  
  西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的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和协助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制定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规则、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制定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十项制度,全面落实“四个亲自”“五个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督查通报、约谈问责和日常考核等工作制度,形成立体化的工作督办机制,确保“法治西充”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全民普法更有广度
  
  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学法用法。西充县委县政府每年年初出台学法安排,抓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将宪法、党内法规等重要法律专题纳入必学课题;推行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强化法治工作履职考核,完善干部法纪档案;持续开展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法纪知识考试,将考试成绩全面纳入干部法纪档案,并作为评奖先优、职务晋升的硬性依据,让领导干部学法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推进干群学法全覆盖。一方面,坚持干部职工常态学,各单位制定干部职工学法计划,坚持集中学习与业余自学相结合,常态化推进干部职工全员参与会前学法。另一方面,坚持广大群众普遍学,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分层级、分类别、分对象全覆盖推进普法教育,营造浓厚的学法普法氛围。
  
  推进法治宣传全覆盖。在挂横幅、写岩标、发传单等传统普法形式的基础上,开通“西充抖法”抖音号、短信平台、“西充司法”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账号等,定期推送法治信息;通过升级莲花湖法治文化长廊,编写普法读物、文艺作品,开展法治成果展、知识竞赛活动等,实行全覆盖、多渠道宣传;拍摄“我与宪法”“法度西充”公益广告,“我与宪法”获得四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 法治惠民更有温度
  
  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西充县政府成立由知名律师、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县政府决策专家库,并从中聘请15名律师为县政府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或法律风险评估;加强对社会律师、公职律师、援助律师以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和指导,促进窗口服务行业依法规范诚信执业;深入开展“律师联系贫困村”活动,助力精准扶贫,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打造法律援助零门槛服务。建立县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三级工作体系,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零距离服务法援对象;发放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扩大法援知晓率。近年来,全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7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7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290件,接待来人来访1200人次,为当事人代写法律文书17份。
  
  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依托司法所、乡镇(街道),建立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组织,实现调解格局全覆盖;建立健全律师调解制度,在县法院、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设立调解工作室和值班制度;推进律师进企业活动,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成立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小分队、法律援助志愿团“三支队伍”,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使法律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 法治建设更有深度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动态调整县本级行政权力权责清单,取消、暂停、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主动公开政府文件,编制“全程网办”等清单,实现75%的行政审批事项“马上办”;全面清理行政证明事项;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报备率、报备合格率、报备及时率实现“三个100%”;审查各类文件、合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建议,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行政复议制度。受理涉政府行政案件,出庭应诉率达到100%,行政机关败诉率连续多年低于20%。
  
  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建立民刑事专业法官会议,组建“小额诉讼速裁合议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办案效率;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成两轮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建立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实行团队办案模式;推进审判、检务、警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建成互联网庭审直播法庭10个;加快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力度,积极推进公益诉讼,强化公益保护;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研发“公益卫士随手拍”小程序和“检察官能力提升信息平台”,实现群众举报“一键化”。
  
  ■ 基层治理更有力度
  
  用法治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法治为导向,紧扣法治领域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大专项行动”,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向好。特别是在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上,公安机关坚持为群众挽损和打击犯罪并重,连续两年成为南充市刑事案件发案最少县。整治突出问题的同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和“六无”平安村(社区)创建,大力推广智慧平安单位(小区)建设,“雪亮工程”覆盖80%的行政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各项指标长期位居全市前列。
  
  用法治手段振兴乡村治理。为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有序进行,西充县司法局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开展“法治振兴乡村”专项活动。一方面,通过创新普法载体形式,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要素,全力全速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双龙桥村集休闲、娱乐、普法于一体的法德文化广场。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律师积极性,将法律资源下沉,通过热线咨询、上门服务、集中宣讲等方式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用法治手段创新社会治理。首先,探索推行“1335”基层治理模式。以多扶镇老林沟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契机,探索基层治理“1335”模式。紧扣基层法治示范创建“一个目标”,夯实基层党支部、社会组织、派出机构三方联动,基层党建、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三建互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共融“三大举措”;做实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和咨询援助“三项服务”,搭建法治大院坝坝会、学法普法广播会、民主管村议事会、外出乡友网络会和感恩教育课“五大平台”,开创乡村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多扶老林沟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其次,探索建立“两院一中心”基层治理载体。依托农村院落特色和城镇小区布局,打造法治文化大院、调解文化大院,建设集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治安警务、安全生产、法律维权、民情收集等于一体的边界乡镇法治综合服务中心,推进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社会联管,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崇法善治
  
  让法治之花在西充处处绽放
  
  ——专访西充县委书记张光全
  
  11月3日,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西充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宣读省委决定:张光全任西充县委书记。作为刚履新的县委书记,对依法治县和“法治西充”建设以及疫情防控有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近日,本报专访了西充县委书记张光全。
  
  四川法治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全面”中,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科学论述。您是如何思考和理解依法治国并一以贯之的?
  
  张光全:伴随着各项事业飞速进步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交相互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高度,谋篇布局,以全面依法治国这个科学论断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西充县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安排部署,着力依法治县和依法行政工作,大力推进“法治西充”建设,将各项决策部署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运行,真正实现让法治之花开遍全县每个地方。
  
  四川法治报: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西充县是如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
  
  张光全:首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其次,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再次,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领导集体学法和干部法律培训长效机制。
  
  四川法治报:目前,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境外输入及区域防控不容小觑,西充县是如何依法加强疫情防控的?
  
  张光全:继续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保障。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严厉打击危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行为,强化疫情防控期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探索建立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机制,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组织实施“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应急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川法治报:坚定不移的政治定力和坚持不懈的法治理念,是党委一把手必须恪守的信念,作为刚履新担重任的县委书记,在以后的工作中,您将如何把握好这一信念,造福一方百姓?
  
  张光全:坚定不移遵循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定不移恪守法治信念,坚定不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是县委书记的责任担当。义不容辞要带头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我想只有坚守好法治理念才不会偏离航线,才会把“崇法尚治”牢记心中,融入到依法决策的各项事业中,才会用真情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幸福与安康。
  
  持续普法 让法治理念浸润心田
  
  近年来,西充县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切实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狠抓普法重点对象,全县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全民普法向纵深推进。
  
  党政重视 建立普法机制
  
  西充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政府将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听取“七五”普法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定期进行审议、视察、检查。
  
  印发《在全县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联合人大办、政协办开展“七五”普法专项督查工作,形成督查报告并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汇报。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考评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高质完成的各项制度全面确立。
  
  谋定而动 充实普法力量
  
  县司法局设立普法与依法治理股,配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员2名。积极充实普法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作用。及时更新调整普法讲师团人员及数量,制定培训规划,认真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建普法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团等队伍,制定普法志愿者培训计划,充实普法力量。在普法志愿者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工法治宣传队、天宝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将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印发《县委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传教育,并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对青少年的宪法宣传教育,开展宪法法律进学校活动。组织各部门(单位)联合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向群众解读宪法、法律,宪法精神得到弘扬,法治氛围进一步加强。
  
  狠抓落实教普结合有声势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赢三大攻坚战、城乡基层治理、扫黑除恶等内容,开展“三下乡”、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三八”妇女维权周、“4·15”全民国家安全、“反诈骗护万家”、“6·26”国际禁毒日、“脱贫攻坚、法治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
  
  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活动。扎实开展“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由普法依法治理股统筹开展,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线上+线下”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公布疫情防控所涉典型案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绿伞护企行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组建“检察官服务队”深入到常林工业园区、多扶工业园区等提供涉疫法律服务,依法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开展民法典集中学习宣传活动、网上民法典知识竞赛、民法典专题培训,在全县营造深入学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
  
  闪耀城乡 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亮点一: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该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的通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在高速路出口、212国道沿线、城区红绿灯LED屏、城区指示路牌和各乡镇通村道路等重要位置设置法治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全面建成沁湖法治主题公园、莲花路法治文化长廊、莲花路法治一条街等法治文化阵地,打造张澜故居、天宝初中等民主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法治案例、法治标语、法治格言等方式,寓法于乐,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之际,学习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打造双龙桥村“党建+法治”法治文化阵地,建成法治文化大院、法治夜校、人民调解室等阵地,并依托阵地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亮点二:加强媒体公益普法。拍摄“我与宪法”“法度西充”“成长”等公益广告,通过广播电视台、户外显示屏滚动播放;按时报送“法治四川行”媒体发布数据,累计发布4条。积极参加省级法治动漫微视频、微电影大赛,公益广告“我与宪法”荣获2019年四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三等奖;参加全市法治扶贫征文暨摄影作品征集活动,6篇文章荣获法治扶贫优秀文章。
  
  亮点三:创办法治动态推荐平台。积极推广“中国普法”“法治南充”等微信公众号。开通“西充抖法”抖音号、短信平台、“西充司法”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账号,定期向群众推送法治建设相关政策、经验动态及法律法规,累计发送法治短信4.5万余条、推送法治微信144条、微博340余条。通过刊发依法治县工作动态、工作通报,及时将依法治理动态、周边县市及本县典型经验予以推广。已刊发《依法治县工作动态》80余期。加强向人民日报、新华网、四川法治报、四川法制网、南充日报等平台报送优质稿件,推广法治建设成效。
  
  亮点四:创建典型法治示范点。围绕法治示范机关(单位)、法治示范乡镇、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学校、诚信守法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法治示范公园、法治示范园区8大示范创建类型,明确多扶镇、古楼镇、多扶镇老林沟村、古楼镇过江楼村、晋城镇珠涯庵社区、张澜学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北广场、古楼香桃园、龙滩河产业园区10个示范点位,以点促面,全面推进各乡镇、各部门自主开展示范典型创建,形成“8+10+N”法治示范创建工作格局。“七五”普法以来,被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其中,老林沟村被评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双龙桥村被评为省级“法律进乡村”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