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妇联开展妇女儿童维权阵地建设调查研究

  
2019-12-12 09:16:58
     

近年来,成都市妇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政府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扎实推进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类阵地和信访服务窗口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工作。

但随着当前社会分层加快,广大妇女群体的利益及权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具体化特点,维护妇女权益面临着维护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成都市妇联就全市妇女儿童维权阵地建设展开了专题调研。

现状:调解网络基本形成

近年来,在省妇联指导下,成都市妇联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创新打造“蓉姐对你说”维权服务品牌,分层分类建立20个市级“蓉姐对你说”示范工作室,形成“一室一名人一特色”的维权品牌效应,带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自建特色工作室,精准服务辖区妇女儿童,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此外,成都市各区(市)县妇联大部分也成立了婚调委、家事调委会等,建立了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机构,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调解工作网络;分别在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城市社区、法庭、楼宇、企业改制集中小区等建立“蓉姐对你说”维权工作室,以党建带妇建,不断深化社区信访服务群众能力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服务。

困难:阵地建设参差不齐

工作中,成都市妇联通过实地调研、部门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全市维权阵地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形成上下贯通的管理体系,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协调不顺畅、人员不到位的问题。

市级维权服务阵地存在功能单一问题。成都市妇联仅有信访接待室和心理咨询师,面对信访人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更高趋势,目前单一的维权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维权需求。各区(市)县级妇联阵地建设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大多数区县没有专门维权阵地,部分区县依托检察院、法院、法律援助中心等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岗,仅有28.12%的区县信访工作购买了专业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街道社区维权站点的建设45.3%依托妇女之家,20.14%依托人民调解室,9.71%依托儿童之家,16.36%依托司法所。

建议:线上线下拓展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成都市妇联建议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维权工作平台,整合资源,多措并举,为基层妇女儿童提供就地、就近、就便的维权服务。

在市一级成立“成都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面向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诉求表达渠道,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综合维权服务,下设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信访接待中心、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法律服务中心和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创新中心。

各区(市)县妇联建立维权服务分中心,参照市级平台架构,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分中心、反家暴协调中心和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蓉姐对你说”信访工作室,夯实县一级阵地组织。

激活基层妇女儿童维权活力。乡镇(街道)、村(社区)精准定位基层妇联在城乡发展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发挥已建“蓉姐对你说”市级示范工作室,依托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开展婚姻家事纠纷调解;依托“妇女之家”建立“蓉姐对你说”信访工作室,因地制宜、因需而建,为群众化解矛盾、疏导心理,将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成都市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