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邮票的纸片上附有新型毒品LSD
本报记者蒋京洲
一块块看似可口的饼干,实际上掺有大麻成分,食用效果与吸食大麻无异;一枚枚小小的印着花纹的纸板,上面却抹着一种新型致幻剂LSD,用量稍有不慎,就可能诱人发疯、自尽或者伤残......在第30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成都海关公布了这样一起去年查获的新型毒品LSD案件。主犯丁某某利用这些“网络化”“虚拟化”的交易和“迷惑性”的毒品牟利,最终难逃海关缉私人员的火眼金睛。
据悉,这是四川地区首次、也是近年来全国海关首例查获该类新型毒品案。
精美“邮票”暗藏强烈致幻剂
2016年8月,一批由荷兰邮寄入境的邮包引起了成都海关执法人员的注意。
包裹内的物品是一批纸片,纸片上有分割线将其分割成约1厘米见方的小块。经查验,海关人员发现,这批纸片上附有新型毒品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因该毒品附着的纸质媒介形似邮票,而得名“邮票”。
据成都海关缉私局民警介绍,LSD鉴定为一种强致幻剂,用量很小,一般以“微克”计量。这种“邮票”属于口含式毒品,每片的含量大约在200-300微克左右,可以致人在8-12小时内产生强烈的幻觉效果。吸食时只要将其含在口中,就可通过唾液将其中的毒品分解吸收,口含后会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产生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幻觉。更可怕的是,吸食这一毒品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在损伤发生后,即使没有吸食,人体有可能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进入类似于吸食后的幻觉状态。
据统计,成都海关在该案中查获毒品“邮票”230余片,共计7.14克,同时一并查获毒品大麻7.77克。
美味饼干 内含大麻成分
根据该案中所查明的线索,成都海关顺藤摸瓜,将该案主犯丁某某及其女友刘某一举抓获。抓获丁某某时,他正在家中制作饼干,而这些饼干也并不普通——里面通通掺有大麻成分。
成都海关执法人员向记者介绍,丁某某就是一个“二道贩子”,通过各种渠道买来大麻后,除了通过网络渠道贩售外,其余的部分就制作成大麻饼干进行售卖。
据了解,大麻掺入饼干后,其外观与普通饼干无异。一块块香甜酥脆的饼干再配上精美的包装,跟我们平时在烘培店中买到的甜点饼干无异,但食用此类饼干,其效果与直接吸食大麻并没有什么不同。
并且,为了支持丁某某的“事业”,其女友刘某还专门去学习糕点烘焙技术。经二人加工的饼干在网上以10块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叫卖。而在抓获丁某某时,还在其家中查获了大量这种饼干的半成品。
网络交易比特币买入毒品
丁某某和刘某被捕后,向办案人员交代,他们是购买黑网站地址及域名后,“翻墙”进入境外地下网站。然后把用于购毒的毒资转换成“比特币”,再通过数字货币“比特币”付款购买大麻和LSD,通过邮包邮寄的方式寄入国内。
另一方面,在购入大麻等毒品后,丁某某在网上建立了多个群进行贩售活动。以LSD为例,1厘米见方大小的纸片,就可以卖到80元人民币。
同时,群里的毒友经常在一起交流货源、分享体验。丁某某自称因做生意有诚信,在圈子里有口皆碑,人称“丁老师”。丁某某还交代称,有一网友陈某经常求购毒品。顺着这一条线索,办案人员将陈某抓获到案。令人意外的是,陈某居然是某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而所购毒品除自用外,亦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走私。
到此,这起新型毒品走私案全面告破。据统计,成都海关在邮递渠道将其拦截,查获毒品大麻818.53克,并在犯罪嫌疑人住所查获大麻160.39克,大麻饼干半成品1139.57克、大麻饼干成品817.71克及用于加工制作大麻食品的工具一批。
最终,丁某某、陈某和刘某,均因犯走私毒品罪而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