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最后的养鱼人

  
2017-04-25 09:54:4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4月18日,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水产渔政局的执法人员来到雁江区保和镇,对当地养殖户自拆网箱的情况进行巡查。②刘中明接到了当地政府取缔非法网箱的通告,他表示很支持,但不得不改变13年的水上生活方式。③④4月18日,雁江区保和镇的渔民自行拆除网箱。⑤沱江上的渔民以船为家。趁着天气晴好,刘中明的妻子晾晒被子,除一除潮气。⑥沱江上的渔民吃喝拉撒都在船上。⑦4月18日傍晚,刘中明联系买家,准备第二天卖掉一部分鱼,鱼卖完能够早一点拆除网箱。⑧养鱼是个辛苦活,早晨6点多,刘中明就和妻子起床喂鱼。

  本报记者张磊吴显云文/图

  4月26日,是网箱养鱼全面退出沱江的最后期限。4月18日,资阳城区的沱江河段,水面上映照着晚霞。离大限之期还有一周,渔民刘中明站在漂浮在江面上的“家”里打电话,联系第二天卖鱼的事。他,即将告别从事了13年的沱江网箱养鱼生涯。

  千里沱江告别网箱养鱼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政策鼓励“靠水吃水”,沱江上兴起网箱养鱼。2006年,沱江内江段最早取缔网箱养鱼。2010年、2012年,自贡段、简阳段相继取缔网箱养鱼。沱江资阳雁江段便成了沱江干流上最后一段允许网箱养鱼的流域,这一段河流上的养鱼网箱一度多达3000多口。

  网箱养鱼投放的饲料和鱼类排泄的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水环境持续恶化,有机污染负荷严重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为还沱江一江清水,3月31日和4月1日,资阳市雁江区政府连发两则通告,取缔全民所有水域的非法网箱,禁止全民所有水域网箱养殖,要求在4月26日前自行拆除网箱,否则,政府将依法强制取缔。

  通过核定,沱江资阳段及支流阳化河上共有河道网箱养殖户223户、养鱼网箱2193口、守鱼棚4657平方米。雁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对限期内自行拆除的,我们根据拆除时间段给予相应的奖励;限期内未拆除的,将强制拆除。”

  千里沱江河也将就此告别持续了20多年的网箱养鱼。

  沱江上“安家”的渔民

  今年49岁的刘中明是资阳市雁江区高岩村村民,从小长在沱江边。2004年,他加入了网箱养鱼的队伍。

  刘中明和妻子买来油桶、渔网、守鱼船、饲料船、鱼苗等,在沱江二桥附近“安家落户”。他们用彩钢瓦在水面上搭建了一个60平方米的房间,有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冰箱、电视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在沱江上的网箱养殖户中,刘中明家的规模比较大,有50口网箱,养了约15万千克的鱼。“高效益也伴随高风险。行情好时,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亏的时候也是几十万元往水里砸。”刘中明说。

  政府帮助渔民寻找出路

  “网箱养鱼对沱江河水有很大污染,为了保护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澈的沱江,我们都很支持这次拆除。”刘中明说。

  接到通告后,刘中明和其他不少渔民一样,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将网箱中的鱼进行分拣,把成鱼和鱼苗分别运到码头售卖。“这十多天劳动强度太大了,太累了。为了赶进度,我们都没有时间回船上做饭,村上干部给我们送来盒饭和水,大家吃完了接着干,卖鱼、搬家、拆网箱,一直要忙到晚上。”刘中明说。“等忙完了,要好好休息几天,然后为下一步做打算,生活还要继续。”刘中明说,他计划去承包一个鱼塘,继续干老本行。

  为了解决上岸渔民的后顾之忧,雁江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岸后的渔民,如果要搞池塘养鱼,农业部门会根据政策提供技术指导等帮助。当地政府部门也会提供劳动技能的培训并且推荐就业,让大家的生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