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进行时政法委书记说落实

  
2017-03-30 09:59:46
     

 

 本报记者 赵文 曾晶菁 兰楠 见习记者 徐毓蔚/文 张磊/图

  参训学员谈体会

  全省党委政法委书记专题培训班已进入第三天,政法委书记们对学习有了更多的认识,尤其对于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职能任务、方式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这些学习将如何帮助他们履职尽责,谋划推动2017年当地政法工作?本报记者昨(29)日对部分市(州)政法委书记进行了采访。

  落实好干部责任维护一方稳定

  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新

  曾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周新,此前就认识到政法工作是党委政府大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政法委书记不仅要懂法,还要有大局观,懂得统筹、协调政法各项工作。”周新说,此次培训给新任政法委书记上了很好的政治课、法治课,专家老师们提到的很多案例值得好好研习。特别是涉及改革、创新内容的授课,自己受益匪浅,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眼界。

  周新告诉记者,德阳作为“成德绵”的中心城市之一,既是全面改革创新的先行市,又因为极其重要的区位,维稳压力大,各种挑战不断。“今年的政法工作,我们要明确新的工作目标,千方百计做好维稳工作和司法改革,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周新在乡镇、区县工作多年,跟群众感情深,这样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性,逢会必讲并经常亲自督查。周新说,发展是第一要义,维稳是第一责任,而做好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夯实基层基础,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我们常常讲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信访、安全问题,关键是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市、县、乡层层签订维稳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逗硬考核;同时,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多渠道化解矛盾,抓早抓小,将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

  完成脱贫攻坚抓好禁毒工作

  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文

  “我以前从事过政法工作,有一定的基础、经验。但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完全靠以前的经验,一定要及时跟上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陈文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文谈到,此次培训让他原来比较零星的政法工作理念更加清晰系统化了,对当前政法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应该承担的任务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陈文表示,凉山政法工作面临许多难点。其中,禁毒工作是凉山政法的首要任务。“我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一是禁毒工作任务重,二是外流犯罪比较多。”陈文说,“除了抓好综合治理等方面工作外,我们把这两个问题专门单列出来作为重点工作。”陈文说,在凉山,禁毒已不仅是政法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州委州政府的重要工作。“禁毒问题与凉山的脱贫攻坚相辅相成。在凉山,不少毒品问题是由于贫困引起的。还有很多人因为吸毒导致贫困。因此,凉山禁毒,对脱贫攻坚至关重要。”陈文讲到,彝区和藏区的脱贫攻坚是全省四大片区中的重点,“凉山毒品一日不绝,我们脱贫攻坚的步伐就会受到影响。”

  全力打赢“三场必胜”攻坚战

  南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单木真

  “随着南充市项目建设、改革开放、脱贫摘帽‘三场必胜’攻坚战的全面铺开,我市政法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对政法工作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这次培训有助于我们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开拓法治的眼界和思维,也坚定了我们打赢‘三场必胜’攻坚战的决心。”单木真跟记者分享了他这几天来的学习体会。

  单木真介绍说,为了全力打赢“三场必胜”攻坚战,2017年南充市确定了“3+4”的政法工作思路。其中,“3”即“三个提升”: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4”即“四项重点”:重点围绕主责抓履职,围绕中心抓保障,围绕创建抓队伍,围绕改革抓创新。

  单木真告诉记者,为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南充政法系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两集中两强化”专项行动。行动以“集中化解矛盾风险隐患,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强化社会面管控,强化公共安全监管”为内容,着力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服务经济保障发展,南充政法系统还制定了政法保障服务十条意见,努力做到“产业集群发展到哪里,政法工作就服务到哪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到哪里,政法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南充政法系统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切实履行好打击犯罪的主力、维护稳定的中坚、护航发展的先锋的神圣职责,奋力推进南充政法工作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单木真说。

  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升级版

  眉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孝平

  提到眉山的“诉非衔接”,就如同打出一张四川政法的响亮名片。历经5年的探索、试点、完善、成熟,今年又将实现怎样的突破和创新?去年11月走马上任的眉山政法“新兵”周孝平坦言,虽然政法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但他已在认真思考并酝酿如何打造“眉山经验”的升级版。

  随着我省“大调解”体系基本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有了新的发展。“眉山新一届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圈出了‘调解跟着矛盾走’等一系列重点,目前正在做深入调研、思考。”周孝平说,预计将于今年5月出台眉山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周孝平还考虑,将重点放在培育多元化的调解组织。通过鼓励调解能手参与调解和给予政策支持,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上自发成立的调解工作室等调解组织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深化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在建章立制上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目前,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管理科,专门指导此项工作。”

  为新乐山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乐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磊

  “当前,乐山正处于全面小康的决战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发展动能的转换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基础设施的清欠期,‘五期叠加’的局面令政法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新近走上政法委书记岗位的廖磊说,为此,乐山市委政法工作会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新乐山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

  廖磊表示,平安建设方面,乐山力争3-5年的时间建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综治中心体系,形成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合力;同时将创造性运用大数据防范风险、破解难题,提升现代化水平。

  廖磊认为,培训非常契合基层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廖磊表示,自己将在培训期间重点加强政法工作理论、依法治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媒体和舆情公关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131”模式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封安

  “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艰巨,作为政法委书记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封安说,对于像他一样的大部分政法“新手”,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

  封安说,政法委书记是一门“手艺活”。既要把握大方向,又要保障司法部门独立行使职权,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协调统筹能力以及专业水准。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泸州在今年引入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131”模式。封安介绍,“131”指以建设“一个中心”为基础,即建立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为平台的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搭建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以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三项工作”为抓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强化“一个责任”为保证,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动社会治理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