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张松出院了!

  
2017-03-10 09:24:37
     

张松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交谈(万源市公安局供图)

本报记者谭别林曾燕兰楠“张松出院了!”“是吗?太好了!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3月2日,本报“新春走基层”采访组来到万源市公安局采访。采访中,记者听到万源市公安局上上下下都在传递着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张松出院了”。

张松是谁?通过万源市公安局民警的介绍,记者才知道,今年32岁的张松是竹峪派出所的指导员,是一名普通民警,今年过年前他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命悬一线……

顶洪水捡回炸药

张松1985年出生在万源市大沙乡。2008年,他穿上警服,成为一名公安民警。初入警营的他来到沙滩派出所。而他在沙滩派出所的工作经历也被大家记住了,“张松是不是以前在沙滩的那个张松?”张松生病后,不少同行这样问道。“张松生病多半是累的吧!”沙滩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告诉记者,张松刚到派出所时负责交通管理,他浑身有着一股劲,整天不知疲倦地走村入户,收集民情民意,调查取证。

但令他记忆最深的是张松在万源“7·17”特大洪灾中的表现。201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了革命老区万源,全市52个乡镇40.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万源成为一座“孤城”,20多个乡镇成为“孤岛”,沙滩片区的石塘乡就是“孤岛”之一。

当时,石塘乡正在建高速路,为修路乡里建了一个临时炸药库。洪水来袭,炸药库被冲毁,炸药、雷管散落在外。张松和同事临危受命前往石塘乡。那时,通往石塘乡的所有道路都被洪水冲断,车辆无法到达,张松等人步行了3个多小时才走到。一到现场,没等洪水减退,张松他们就沿河一个一个地捡拾炸药。炸药最后无一遗失。

田坎警务解民忧

经过几次工作调动,2014年,张松任竹峪派出所指导员。在竹峪派出所同事眼中,张松就是一名“全能选手”,队伍管理、破案追逃、违法处理、入户调查,他样样不差,样样领先。哪位同事请假了,他立马顶上。

结合辖区实际,张松跟同事一起提出了“田坎警务”这一警务新模式。他们深入社区、学校、田间地头等开展走访活动,并形成走访记录。张松将走访的每个社区、每户群众的情况、反映的问题都详尽记录下来,谁家生活需要帮助,哪个村子矛盾比较多,谁和谁之间存在矛盾纠纷隐患,他都了然于胸。走访中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群众的家庭困难,张松可以解决的,都争取在最快的时间想方设法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积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解决,并及时向乡镇政府反映。

2014年的一天,张松和同事在走访中,了解到永宁乡喻家坝村一村民李大姐没户口,她也无法送其子女外出读书。张松跟同事立即开展调查和核实,并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完备了户口审批材料。2个月后,李大姐来到竹峪派出所打印了户口簿。李大姐终于不再是“黑户”了。

性格外向活泼的他深受辖区群众的喜爱。张松的付出,为他赢得群众信任和赞赏的同时,也让他透支了健康。

爱心涌向张松

今年1月22日,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张松在赶回万源市公安局开会途中,突感身体不适,紧急送医后,医院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月24日,张松病情恶化,腹腔积液包裹肺部,无法自主呼吸,送重症监护室。医院预估需要数十万元的医疗费。这让原本就清贫的张松一家陷入了绝境。

这时,温暖之手伸向了张松。达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景弘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医院对接,开辟民警救治绿色通道,尽一切力量对张松进行抢救。同时,一封《倡议书》发布在万源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平台,号召大家捐款献爱心,最终为张松募集到10余万元医疗费用。而在张松工作过的竹峪镇,麻潭坝村村民邓仕良、何华军更是赶到竹峪派出所捐款。

目前,张松的病情已经稳定。3月2日,在张松家中,记者见到了仍插着胃管的张松。精神不错的他告诉记者,“我醒来后知道了大家对我的帮助,很感激。现在我只想赶快好起来,回到工作岗位,回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