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公安用行动诠释忠诚和责任

  
2017-02-16 10:08:35
     

勇立潮头 敢于担当 砥砺奋进

2016年成都公安用行动诠释忠诚和责任

集中清查行动开展前,警方进行集结动员

 

本报记者 陈博 文/图

2016年以来,成都公安机关牢牢把握“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总体要求,突出建设法治成都、平安成都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和公安改革,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了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公安工作在迎接新挑战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绩,为全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近日,本报记者对成都公安这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

打防并举

破案打击同比上升 警情立案下降

以“铁拳行动”、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等为载体,重拳打击成都重点区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刑事破案数、打击数同比分别上升38%、28%,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9%、15%,命案破案率97%再创新高的成绩。

在侵财犯罪打击方面,破案19500余件,同比上升24%;打掉团伙790余个,同比上升45%;破系列案400余串,同比上升5.5%;在侦破中追回了大批赃物,为广大群众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打击上,去年1月8日,成立了全省首家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中心接到报警后,通过该中心,警方可及时协调银行、通讯商冻结诈骗账户、关停诈骗号码,以快制快,从而有效打击通讯诈骗犯罪,全市受理通讯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8.5%。

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始终坚持把打击毒品犯罪作为治理毒品问题的首要环节,全年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300余件,打击处理4000余人,破获部、省级毒品目标案件90件。

经济犯罪打击上,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立案1800余件,起诉1600余人,先后侦办了一大批部督、厅督案件,助力了全社会经济健康良好地发展。

记者了解到,成都公安当前正在开展为期4个月的“严打经济犯罪保民生·护平安”专项行动,将对洗钱犯罪、地下钱庄、骗贷类犯罪等风险型经济犯罪开展重拳打击;对合同诈骗、假币、假发票、传销、信用卡诈骗等多发型经济犯罪实施常态化打击。

治安防控

三张“网络”建起立体防控体系

大力统筹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构建了空地一体、动静结合的巡逻防控模式,让成都有了一套铺天盖地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是织严动态封控网,严格落实重点部位武装定点执勤、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公安武警联勤巡逻等警务机制,不断优化空地一体、动静结合的巡逻防控,充分发挥162处治安卡点堵截作用,筑牢“四道防线”。

二是织密信息人防网,扎实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全年共采集标准地址信息1500余万条、实有房屋信息1100余万条、实有单位信息82万条,实有人口信息2000万条。

三是革新智能技防网,强力推进天府广场、春熙商圈等人员密集区“云防”系统建设,完善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异常行为分析、人群密度分析、网络围栏、高清摄像等功能应用,实现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动态管控。

依法治理

“互联网+”思维破解拥堵

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强化消防综合和重点行业监管,消除了公共安全隐患;充分运用“互联网+”,在全国首推中小街道绕行指路,改善了市民关心的交通拥堵。

在道路交通综合整治上,全面加强了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尤其是部署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突出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主要加大了对电动自行车、机动三轮车综合整治力度。据统计,全市立案交通事故1800余件,同比下降13.2%,经过努力,实现全市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文明守法、平安出行”。

交通拥堵治理一直以来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对此,成都公安与“百度地图”合作,让其配合成都交警“以静治动”的交通管理模式,在全国首推中小街道绕行指路。在成都驾车,只需要打开百度地图,由成都交警提供的实时路况信息将精准得到显示,为驾驶员推荐导航中小街道,从而避免拥堵。

消防安全方面,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以夏季消防检查和冬春火灾防控为抓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火灾同比去年下降18.6%,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如寄递物流企业及网点,分别对其逐一登记造册,完善基础档案,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防范了安全隐患。

活动安保

每一次都是高标准零差错

按照“核心区域绝对安全、管控区域畅通有序、全市社会大局平稳”的要求,每一次的安保准备都是高标准执行,为的就是活动现场安保的绝对安全。

去年,包括G20成都会场、西博会、全球“双创”交易会、世界航线大会等620余项大型活动在蓉召开。

创交会及G20峰会期间,成都公安每天出动9000多名警力,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治安整治、强化社会面防控、狠抓公共安全管理五个方面为主攻方向和重点,全面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严防全市发生暴力恐怖案件,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成都公安按照活动场馆安全、来宾住地安全、警卫对象安全、交通秩序畅通,整个社会面稳定的方针,投入2万人次警力参与到盛会的安保工作,每天24小时全力护航。

每一次的活动安保,成都公安都会做到在活动举行前集中清查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在活动举行期间严格执行部署,做好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发生的准备;在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可能存在的安保漏洞,保障今后的安保工作更加严密,让每一次安保任务都是高标准零差错。

便民服务

始终围绕群众所需添举措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推出了多项便民举措,包括户籍制度改革、身份证办理、驾考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效能。

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起草完成《关于调整和完善市外人员入户政策的意见》和《城乡居民市内迁徙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报市政府审定。

深化“放管服”改革上,调整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项,全面完成3820项行政权力监测点的查找工作,并在锦江、成华、温江分局和邛崃、简阳市公安局5个单位以及8个派出所开展公安办证“一站式”服务试点。

另外,全面推开25个省市群众的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启动省内各市州群众的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出入境工作方面,推出派出所免费拍照、新增了135个派出所出入境受理服务点等4项便民服务举措。

在服务“人才兴市”战略上,从外籍人才认定、口岸签证代转交和长期居留等方面积极推出优惠政策,主动争取扩大部分国家成都口岸外国人过境72小时免签政策。

警队建设

坚持政治建警和从严治警

不断强化民警执法办案中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彰显出了良好的法治警队、廉洁警队形象,打磨出了一支规范执法的警察队伍。

这一年里,成都公安有7000多民警参加执法资格考试,提升了警员的规范执法能力。在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工作中,成都公安制定民警出庭作证和侦查取证工作规范,强化了队伍的法治意识。

同时,各区(市)县公安局,乃至最基层的一线派出所也在不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提升队伍的法治意识,如武侯分局创新在派出所开展“模拟庭审”教育模式,民警通过模拟参与行政案件的审理,提升规范执法能力,树立证据意识;又如蒲江县公安局在辖区寿安派出所试点“微权力”治理,让民警做到廉洁自律,规范执法……

过去一年,成都公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查找整改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性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漠、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五个方面问题,擦亮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

展望2017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成都全市公安机关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市委“157”总体思路,始终坚持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设“一条主线”,着力打好政治安全、反恐防暴、打击整治、安全监管“四大战役”,着力强化科技信息、实战警务、执法规范、改革创新“四大支撑”,切实增强“六种能力”,努力提升公安机关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力确保社会治安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以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