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锤炼 打造人民信赖的政法铁军

  
2017-01-18 09:57:54
     

1、泸定县检察院检察长鲜丽和她一直帮助的小女孩在一起

2、全省专职消防队技能大比武现场

3、四川省检察院代表队在全国检察机关案件业务管理竞赛中获奖

4、全省公安机关特警比武现场

 

2016年12月14日7时,冬日的清晨冷风中飘着细雨。成都市金牛区古柏社区服务队副队长李强,像往常一样想去给在路口执勤的交警唐鸿打个招呼,可是唐警官再也不会出现了。就在两天前的晚上,唐鸿在和同事赶往第二个事故现场的路上,被后方驶来的货车撞到,千钧一发之际,唐鸿用力推开同事,自己却被卷入货车之下,永远离开了挚爱他的亲人,离开了他战斗了21年的成都交警二分局……

在我省政法队伍中,还有许多像唐鸿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身在基层、干在一线、忠于职守的政法干警。他们始终奋战在安保第一线和服务群众的最前列,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法干警的职责和价值。

2016年,全省政法机关始终将建设过硬政法队伍作为建设平安四川、法治四川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铁军。

政治过硬 坚定立场讲担当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16年5月30日,省司法厅厅长陈明国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在他的身后,站着全厅所有党员。这是当天省司法厅召开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暨“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上的一幕。

2016年,全省各级政法机关组织广大政法干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政法讲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坚定干警的政治信念,增强担当意识和忠诚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我们组织全省政法干警参加‘政法干部学习讲座’4期,省市县乡四级政法干警18万人次同步接受高端在线培训,基层政法机关和干警反响很好。”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钢班子才能带出铁队伍。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激发队伍积极性,提高战斗力。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邓勇强调要突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坚持领导示范带头。要倡导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按照选人用人标准,严格履行程序,从严从实,防止“带病提拔”,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

省检察院健全了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党总支)协调推进、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的有效机制,从严从实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选拔、管理和监督。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强调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一个先进典型代表了一面旗帜、一种方向。2016年,省委政法委向中央政法委推荐展播了我省10名政法英模,培树了周卫东等全国先进典型;省检察院组织“感动四川检察人物”大型宣传评选;省公安厅面向全省8万民警选举首届十大最美人民警察;我省11个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25个司法所获评“全国先进司法所”,42名司法所长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长”……2016年,全省政法战线先进个人、集体不断涌现,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廉洁奉公,积聚起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业务过硬 提升能力有作为

每天凌晨5点起床,跑步、跳远,学习法式盾牌、藤棍等新式装备的使用方法,操练盾棍组合战术……2016年11月,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民警万凤林前往绵阳参加“战训合一”轮值轮训,深切感受到这种高强度训练、满负荷学习的“战训合一”节奏。从2015年开始,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民警“战训合一”轮值轮训,计划两年内将全省8万名警官全部轮训一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法机关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省积极用好员额制、聘任制、打通特殊人才引进渠道等制度政策,不断提升政法队伍业务技能水平,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努力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

提高门槛入额“截流”优秀人才

2016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省高院院长王海萍提请的任免案,其中包括任命遴选的111名助理审判员为审判员。“入额法官既有从事审判工作的经历经验,也有较高的法律专业背景,他们的入额,进一步优化了省高院的法官队伍结构。”省高院院长王海萍说。自我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法院和检察院通过报名申请、资格审查、统一考试、分级考核等程序,严格按照1:1.1的差额比例向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报送候选人。截止到2016年底,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已在全省差额遴选了5998名法官、4661名检察官。入额,是提高法官、检察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除了入额考试成绩,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还对法官、检察官的政治表现、司法能力、办案业绩、从业经历等方面全面综合考察,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方式进行评判打分,确定最终入额人选。数据显示,省高院首批入额的214名法官中,有博士6名、硕士109名、大学本科99名;年龄50岁以上53名,46岁至50岁72名,36岁至45岁61名,35岁以下28名,从事审判工作10年以上的占七成多。在12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99名入额检察员中,平均年龄35.28岁,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48岁,其中博士2名,硕士82名,本科15名。

准入门槛的提高,让全省法官、检察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位来自检察系统综合业务部门的年轻同志表示,这次入额考试业绩考核主要偏重于一线办案部门的干警,综合部门的同志比较“吃亏”。但他也理解,如果这次未能入额,他将申请去一线业务部门锻炼,争取下次入额。

制度规范 流程细节展现专业性

“法律援助有11项工作流程,安置帮教有26项工作流程,人民调解有8项业务文书,社区矫正有26项业务文书……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份文书,《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都进行了细化规范,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制度化、可借鉴的指南。”宜宾市翠屏区南岸司法所所长陈恒说,最近他们所里正在抓紧学习《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

司法所作为纠纷调解的第一线,直面的是最基层的矛盾纠纷。规范其工作职能和流程,更能体现为群众服务的标准化、专业性。2016年10月,省司法厅制定了《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除了明确司法所工作职责外,对司法所所长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也进行了详细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群众代表、警纪行风监督员参加的座谈会;指导辖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开展一次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每季度组织辖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召开一次例会;每日登录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平台,查核或督促查核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动态。以上工作都是司法所所长的合格标准。

强化培训 在竞赛中提高战斗力

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拉得出、打得赢。2016年,我省政法各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加大对政法队伍专业技能的培训、竞赛,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2016年8月16日,首届全省法院“十佳庭审”名单正式揭晓,省高院从全省71件案件中最终评选出刑事审判4件、民事审判4件和行政审判2件。“这次评选,庭审考评标准具体明确、设置科学,从庭审程序、能力、形象、效果四个方面设置了35项具体规范化考评标准。”省高院副院长熊炎介绍,从庭审设备摆放、司法审判人员仪容仪表,到庭审驾驭,围绕焦点组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再到庭审的整体效果全方位接受专家评审团评查。通过评选活动,提高法官队伍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优秀庭审的引领示范作用。

省检察院通过组织干警参加最高检公诉业务网络培训和高校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检察官业务能力建设。2016年1月至12月,全省举办各类检察人员培训班19期,参训检察人员共计2699人。举办全国检察人员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1053人,国家检察官学院委托四川分院举办《全国高级检察官研修班》1期,培训人数200人。在第二届全国铁检机关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成都铁检院两名检察官获得“全国铁检机关十佳公诉人”;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我省2名检察官获得“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竞赛业务能手”称号……

为了检阅近年来本系统司法警察队伍的训练成果,省高院和省检察院还分别举行了全省法检系统司法警察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体能、擒拿、理论、射击样样不落……同时,2016年7―9月,省公安厅在全省6大片区9大战训基地举办了18期培训班,对全省5万余名辅警中选出的5400名骨干,分批次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参训的辅警骨干力量,将按照轮值轮训方式,纳入省公安厅和各大战训基地的应急调度机动力量。

作风过硬 坚持底线守纪律

“狱警打骂、体罚过你们没有?”“狱警多久跟你们谈一次话、了解情况?”“你觉得监狱伙食咋样?”……2016年7月初,省司法厅聘请的9名政风警风行风特邀监督员前往宜宾、乐山等地实地监督检查。在汉王山监狱,首次履职的特邀监督员们围绕作风建设、纪律意识等方面尖锐提问。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肩上责任重、手中权力大、面对诱惑多……政法队伍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纪律作风上必须有决心、下功夫,守住底线。对于政法干警来说,既要镇得住坏人,又要帮得了群众,还要管得住自己。内部倡廉划定纪律红线

2016年2月14日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也是省法院机关的第8个廉政教育日。省高院举行了2016年度机关“反腐倡廉教育日”活动。在宣读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后,分层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016年,省公安厅制定了《四川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纪律守则》,划定纪律红线底线,让每名警务辅助人员明确纪律规定、行为守则,严守纪律铁规,并创新推行“5+1”公安荣誉制度,全面规范入警宣誓、授奖、授衔、退役等荣誉仪式,为3000余名民警颁发服务成就荣誉奖章,记功表彰4000余个集体、6万余个人,使警察荣誉贯穿民警职业生涯;在全省公安机关广泛推进警史馆、荣誉室等荣誉阵地建设,成立四川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大力增强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省司法厅通过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插手工程建设、违规办理罪犯减假保和暂予监外执行、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案件来规避风险。

外部监督 约束权力行使

除了政法部门的内部监管,作风建设更需要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监督。

2016年6月,省委政法委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师生、律师、社区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选出55人,聘为全省政法系统首批作风监督员。“对执法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才能规范和约束执法司法权的行使,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被聘为作风监督员的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卓宇说。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党委政法委共选聘作风监督员1771名。

2016年,省司法厅在全系统开展了“政风警风行风建设年”活动。5月27日,省司法厅聘请的9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警风行风特邀监督员正式“上岗”,可以随时深入司法行政系统各监管场所、窗口单位、业务部门进行检查。在7月初的实地检查中,特邀监督员们除了追问,还提出了一些恳切的建议。比如特邀监督员邱林就建议:“在法律援助案件中,律师还可以做得更用心,应该站在解决好问题的立场,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特邀监督员李兴也表示,法援律师办案时可以给当事人讲清楚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即使结案后法援中心也可以做一些回访,看看事情究竟解决了没有,当事人是否需要法律咨询。“特邀监督员的到来,一方面让我们备感压力,另一方面又受益匪浅,他们反馈的所有意见我们都会认真对待,认真整改。”一名乐山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说。

省司法厅纪委负责同志表示,省司法厅将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沟通机制,重大情况要主动向特邀监督员汇报,对特邀监督员指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问题没彻底整改不销账。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直属单位开展2次巡察,共涉及417人。省司法厅纪委函询4件次,集体约谈9人。

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是建设法治四川的重要保障,事关全省政法事业发展大局。2017年,全省政法系统将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锻造过硬政法队伍,为建设“美丽富强”新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