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区的龙泉驿创新实践

  
2017-01-10 10:10:30
     

五项重点 给力建设“全国法治先进区”

——依法治区的龙泉驿创新实践

2016年12月4日,龙泉驿为该区“十大法治人物”颁奖

 

焦涛 本报记者 曾昌文 文/图

依法治区办开展法治建设调研督查30余次,确定了“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等4项调研课题;新建成的“礼法·洛水”湿地法治文化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十大法治文化新地标;“龙泉司法”政务微博、“龙泉普法驿站”官方微信被评为四川司法系统新媒体影响力十佳;“别样年味·家风年”大型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受到省、市肯定……

2016年,龙泉驿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法治先进区”目标,扎实开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普法宣传等重点工作,为“中国大车都、成都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依法执政

“人不率,顺不从,‘关键少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能不能抓住这个‘关键少数’,是我区依法治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龙泉驿区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通过压实领导干部法治责任、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区范围内推动了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为认真履行领导干部的法治责任,龙泉驿区把依法治区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2016年以来,区委常委会议、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会议4次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2次专题研究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工作,及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纵深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为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该区将宪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国家安全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一批2016年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列为“四大班子”和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会前学法重点学习内容。2016年,全区“四大班子”会前学法53次;全区50余名领导干部赴西南政法大学参加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顾问制度,区级法律顾问团全年参与涉法事务处理60余件。

为促进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党纪,2016年,龙泉驿区委常委班子开展了“两学一做”集中学习讨论(中心组学习讨论)4次,区委常委参加支部组织生活30次,讲党课20节。

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2016年,龙泉驿区按照“聚焦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的要求,开展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试点,以“全生命周期”为主线,打造了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大厅。

龙泉驿区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区级部门承担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等事项全部集中到区政务服务中心。“这样的改革,将有助于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龙泉驿区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监督,龙泉驿区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行政合法性审查,审查了区政府常务会重大议题129项。同时,该区还优化了行政权力清单,加强权力清单动态化管理,5992项行政权力事项依法公开,完成了9个行权部门210余项行政权力事项的调整。2016年该区行政权力平台录入办件量159478件,办结159474件,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该区2016年梳理拟下放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目录171项。全面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完善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前置条件413项。为推动商事制度改革,该区还在成都市率先启动实施了“先照后证”“一照多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该区还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B2G、R2G建设有序推进,电视政务大厅、龙泉政务APP、企民诉求会办中心、市民呼叫中心等新型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其中,龙泉政务APP已开放了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指南查询、预约服务、在线咨询等优质政务服务功能。

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该区2016年清理不符合执法条件人员17名,实现了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全覆盖。为强化执法监督,该区制定公布了行政执法抽查事项清单71项,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

司法体制改革 保障公平正义

2015年5月,龙泉驿区法院作为成都市第二批试点单位,全面启动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一年多来,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龙泉驿区法院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成效显著: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研讨会上作交流;形成的交叉询问规则被吸纳到市法院的相关规则中……

2016年,龙泉驿区坚持按照“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各项任务,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要求,不断完善司法运行机制,依法审查、依法审判、依法执法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推进“两法衔接”工作中,加大了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力度,完成了“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罪案件8件8人。完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取证规则和证明标准,2016年启动轻刑快办程序办理案件439件。

在深化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方面,该区形成的《刑事庭审人证询问指引》被成都中院作为经验推广。同时,该区还积极推进了民事庭审优质化改革,示范庭(观摩庭)有序推进,“民事诉讼中‘争点’的本源回归”课题在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2016年民事庭审优质化改革试点研讨会”上作交流。在全面深化专业审判工作中,“黄承军法官审判工作室”取得初步成效,十陵(女子)法庭功能逐渐完善。

在深化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中,龙泉驿区探索了符合司法责任制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首批遴选了43名员额法官、24名员额检察官。

保障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法治

按照“不断提升社会依法治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要求,2016年,龙泉驿区在法治轨道上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法治良序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为构建法律服务体系,该区非常注重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成立了成都市律师协会龙泉驿区分会,设立公益律师服务岗,全年提供免费咨询1130件次。同时,该区还完成了第三轮村(社区)法律顾问招标,确保村(社区)配备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据统计,2016年全年该区共为城乡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930人次,其中法律援助案件325件。为充分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作用,该区建成了5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927件,调解成功910件。

在加强完善社会管理方面,该区对涉法涉诉信访进行了改革,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在“大联动、微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上,截至2016年10月共计办理民生服务410150件。同时,该区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衔接的基层综合调解平台,排查矛盾纠纷2514件,调解成功2416件。

为维护公共安全,该区积极整合公安等职能部门和基层综治队伍力量,强化社会面防控。全区建立了区一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1个,街道(镇乡)二级监控平台7个,派出所接入监控平台7个,村(社区)三级监控平台15个,实现了全区公共安全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

全面普法宣传 提升法治信仰

法治精神真正入脑入心,需要创新普法形式。民调显示,“六五”普法以来,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进程加快,龙泉驿区的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首选的解决方式是法律手段。

2016年以来,龙泉驿区坚持按照“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加强普法教育”要求,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努力形成“法治龙泉”建设强大声势。

在推进“法律七进”工作上,该区重点加强了青少年、新市民、企业经营和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并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了专项法治教育,确保特殊人员受教育率达100%。同时,该区还开展了法治示范创建和法治大讲堂,在东山社区开展“社区法律服务之家”规范化建设,在川西监狱和成都女监建立法治警示教育基地,全年开展法治讲座1800场,播放法治电影1000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60场,开展“龙泉驿区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等群众性法治活动,寓教于乐促进群众主动融入普法工作。

同时,该区在普法宣传方面还创新宣传平台,实施了“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计划,全年发送普法宣传短信120余万条,手机报24期,普法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2930条,普法微博原创、转发11132条。

为在全区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该区组织开展了大型法治歌舞剧《乡贤正家风》基层惠民巡演,创编的法治精品剧目《老子儿子孙娃子》、法治微电影《薪泪说法》《三斤土鳝鱼》分别斩获全国及省级奖项,“礼法·洛水”法治公园、“诗·法·古驿”法治文化地标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街镇乡法治文化墙实现了全覆盖。